「金山小白鹤」飞到撒哈拉沙漠 孩子读第一本绘本笑了
▲4岁的Hannan想听小白鹤的故事,露出甜美的笑容。(图/蔡适任提供/已获授权请勿任意翻摄)
台湾金山「小白鹤」的奇幻之旅被画成童书《金山 ㄨˇ ㄍㄠˋ ㄏㄜˋ》,如今飞到撒哈拉沙漠成为小朋友的第一本绘本。和「贝都因男人」共结连理的蔡适任在当地经营民宿,虽然她说故事需要透过翻译,但是孩子们都听得好认真,脸上的表情随着小鹤的遭遇变化,「绘本似乎对孩子有着神奇的魔力」。
▼10岁的Mohamed和妹妹Asma沉浸在故事中。(图/蔡适任提供/已获授权请勿任意翻摄)
就算行李箱塞不下了,还是一定要带一本《金山 ㄨˇ ㄍㄠˋ ㄏㄜˋ》回撒哈拉,蔡适任自称是小鹤的「铁粉」。当地的「知识」和「教育资源」非常缺乏,孩子们甚至完全没有看过绘本,4岁的小女孩Asma好奇地想看小白鹤,一翻开马上被图画吸引了。蔡适任不会讲摩洛哥话,只好比手画脚地「说故事」,「Asma听得懵懵懂懂,又很想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我们每翻一页就紧张地问10岁的哥哥Mohamed『发生什么事?发生什么事?』」直到家族里的大人前来,才透过翻译让小朋友听懂。
▲因为沙漠没有荷花,蔡适任解释成「长在水里很美的花」。(图/蔡适任提供/已获授权请勿任意翻摄)
在沙漠出生的孩子很难理解西伯利亚白鹤的意思,于是蔡适任就把故事「在地化」,小白鹤改成撒哈拉湖泊上可见的火鹤,故事里的水稻田改成小麦田,莲花则用「长在水面上很漂亮的花」形容。小Asma一听到小鹤可以飞越6千里那么远,兴致勃勃地想继续听下去,但一知道小鹤和爸爸妈妈还有所有家人走散,整张脸都垮下来,眼里满是害怕,「对于很爱所有家人的Asma来说,落单是件很可怕的事呀!」这时又知道有野狗想追小鹤,表情又更加担心了。蔡适任说,故事说完Asma依然沉浸在「爸爸妈妈还有大家都不见了」的震惊中,「即使告诉她这是真实发生在台湾的事,虽然没有爸爸妈妈,但是台湾人对牠很好,牠还是有很多爱喔!」小女孩的眼神仍充满不确定。
▲Asma和Hannan解释告示牌的意思。(图/蔡适任提供/已获授权请勿任意翻摄)
不过隔天蔡适任就让小朋友们用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让小鹤的奇幻之旅变开心了,「我让Mohamed就着绘本跟Asma一起说故事,可能他们自己编出其他故事吧,两个人玩得很开心。」比Asma小几个月的小女孩Hannan没有听到「摩洛哥语」版的故事,「她捧着绘本很可爱地看着我,我只好叫听过的Asma说给她听。」
蔡适任说,Asma很聪明,才听过一次就能把金山小白鹤的故事完整说一次给Hannan听,「连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当Asma指着图画,沉重地告诉Hannan『那时候有很多很大的相机对着小白鹤』,Hannan抬头惊讶地看着我问『真的吗?』我点头,她依然惊讶地看着我,接着低头继续听故事。」此外Asma似乎对竖立告示牌来保护小白鹤的事印象很深刻,和妹妹说了好久。
▲▼Asma讲到有好多大相机对着小鹤,Hannan露出惊讶的表情。(上图/翻摄自金山小白鹤粉丝团、下图/蔡适任提供/已获授权请勿任意翻摄)
蔡适任表示,孩子们看到绘本自动想翻书,甚至学着温柔翻书,但在这之前,他们连一本绘本都没看过,「家里连完整的书都没有」,不过借由一本童书,西伯利亚小白鹤在台湾金山的美丽故事,也带给撒哈拉蛤同美丽的童年回忆和长远的影响,「生态教育就在孩子心底生根,绘本是真的可以跨越彊界」。
▼小白鹤的故事在撒哈拉沙漠的小朋友心里生根。(图/蔡适任提供/已获授权请勿任意翻摄)
蔡适任自称小鹤「铁粉」,其实比起小鹤,她更崇拜在借由小鹤为金山生态做出「不同格局」的台湾生态工法发展基金会,「他们可以让一只鹤的出现,改变金山一些事,然后效益回响不断出来」。她举例,自己的妈妈也变成小鹤粉丝,送小鹤米给亲戚时也说了小鹤的故事,「你看,这样就多一个人知道小鹤,多一个人更关心我们这块土地的生态。」
▼金山小白鹤用「鸟仔脚」对抗多个强劲的台风。(图/台湾生态工法发展基金会提供,已获授权请勿任意翻摄)
蔡适任曾在法国学舞,2011年到摩洛哥人权组织工作,因缘际会之下来到撒哈拉沙漠,发现大漠和游牧民族对自己有「疗愈效果」,还遇到了「生命中的那个人」。她隔年回台后后又在2014年重返沙漠,「很多人以为我是为了爱情回来,但我是先爱上沙漠」。
贝都因人是以家族为单位在沙漠旷野过着游牧生活,吃苦耐劳、热情好客,有着无拘无束的性格。蔡适任说那里的小朋友都好会做家事,而且和土地有紧密的连结,休闲娱乐就是打鼓、像小猴子一样走在高墙上、翻滚跳跃,或是做善长的手工艺,「他们在沙漠上飞,用自己的方法在寻找自己的力量,我也希望用鼓励和他们熟悉的方式,慢慢地将教育、知识带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