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速调整不合时宜规范 健全陆生制度化发展

刘性仁

适逢中国大陆正举行高考,根据大陆教育部统计,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比去年减少2%。这是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峰时的1040万之后,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趋势。报考人数减少,相对来说录取率增加,约估达百分之七十五,大陆学生人数因各项因素而减少,倘若台湾没有诱因动因,恐怕想要吸引陆生来台,挑战甚大,更别说想要招到优秀的陆生,台湾各大专院校亦应重视相关情况发展,以谋求因应之道。

关于陆生来台政策,已经实行一段时间,其优缺点理应有检讨的必要,关于不合民主精神人权公平原则部分,需要倾听当事者陆生们的心声,以作为政策研议及修改参考之依据。平心而论,台湾政府对于不合时宜陆生政策能有修正心态实属不易,值得喝彩;对于陆生,除了将「三限六不」中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检讨修改之外,尚有一些必要性及生活上的制度观念殊值一并检讨。

举例来说,除了陆生最关心的医保、手续繁杂费用高、是否能够担任非工作性质学术助理问题外,这些问题都围绕的平等及免歧视之核心概念;陆生其实面临最大的困扰还是如何能够避开政治的牵连与干扰,以获得单纯之学习环境,这其中包括法轮功的围绕及避谈一些无谓的政治议题。另外,在生活上,听到面店中的「大陆妹」,心中难免五味杂陈,不是滋味。又如陆生验证手续繁杂费用高、在各大机关图书馆中查阅学术资料困难性敏感性等问题,亦都有待一一克服。

我们乐见具有开放心态的教育部,愿意配合及调整不合时宜之政策;也乐见相关部会愿意与教育部共同研议。台湾需要开放及自由的环境,而非闭锁及封闭,大家不妨扪心自问具有陆生的台湾校园,对于师生及校园发展是否更具多元化?让我们能够知所警惕以强化竞争力,台湾唯有自由与开放才能因应全球化下的各项挑战。职是之故,我们透过一场又一场的座谈会公听会研讨会,形成的共识越来越清楚,那就是一个无歧视及开放的自由环境,才是真正的台湾特色与台湾软实力强项,彰显台湾的民主价值。从实际的生活检验陆生来台政策,让我们更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期盼台湾上下都有健全的心态,将陆生来台制度化正常化,以突显台湾优质包容的一面。

作者刘性仁,北市,博,中国五权宪法学会成员。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