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關注大陸新一輪金融改革

关注大陆新一轮金融改革。(联合报系资料照)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最近针对中国的金融形势与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观点与主张,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习近平并针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出了八个「坚持」;紧接着,1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宣布,取消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外国资本可持有银行和保险机构100%股权。

这一连串的动作,是中共中央长期以来,针对中国的金融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诊断,特别找出与西方金融模式差异的病源后,考量中国国情,提出的系统性改革方案。习近平因此特别强调,这是一条具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在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史上,这次金融改革或可视为是中国金融改革的2.0版。

1978年12月中共举行11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决定换一条路走,也就是改革开放。虽名为改革开放,在一开始,主要侧重的是开放,因为相对容易。但改革滞后下的开放,生产力虽获得了释放,也伴随带来了许多问题,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破格提拔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才真正开始启动了包括财税、金融、外汇、投资在内的全面经济改革,现在回头看,这应是中国金融改革的1.0版。当时由于中国刚自计划公有体制中走出来,既无理论又缺经验,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金融模式自然是学习的榜样,说是学习,其实谓之照抄亦不为过。

美国的金融发展到1980年代走上了一条金融创新之路,当时引领风骚,被视为显学,如今事后回看,美式金融创新其实更多的是金融异化,金融走上了一条与实体经济分道扬镳的路,由于金融创新的利润报酬远高于实体经济,导致美国制造业的外移与空洞化,而金融创新的极致也酿成了2007年的次贷危机与2008年世纪金融海啸,为了对付金融海啸,联准会开动了印钞机,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导致流动性的泛滥,进一步又恶化了财富分配;联准会为了矫正量化宽松进行缩表,利率的上升又导致了时任总统的川普不满,直批联准会主席鲍尔,联准会的独立性因而受到了空前的质疑与挑战,逼得四位卸任的前主席发表联署公开信力挺鲍尔。此事也印证了一国的央行要维护其独立性即使在美国也非易为。作为资本主义老牌的美国,其金融体制与政策却问题丛生,照抄美国模式的中国金融又何能独善其身。近年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及各金融机构的金融管理受到不少质疑批评,自不令人意外。

从经验中汲取教训,从对照中反思问题,这次金融改革明显地有相当的针对性。比如习近平八个「坚持」中的「坚持中共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也许就意味着把中国央行的角色与地位提升至党中央,表面上是更中央集权,但就央行货币政策的观照面而言,反而是更加全面与中性了。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也许即是对美式金融以资本集团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矫正。又比如「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也应该是对美式金融创新金融异化弊端的矫正,将金融服务业的定位回归基本面。不仅如此,取消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可持有银行和保险机构100%股权的政策,就是配合金融改革的金融开放了,更重要的,也意味着中国在金融产权改革上向民营化跨出了一大步。总的来讲,这次2.0版的金融改革,确实是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