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所有60年代的传奇派对 普普艺术教父「安迪沃荷」

图、文/ Harper's BAZAAR

喧闹奔腾的60年代,各种人物、故事以他为中心发展,相继写下传奇经典。纵然The Factory不复存在,他也于三十年前逝世,然而那些康宝浓汤、可口可乐却不曾褪色,梦露的脸孔依旧美好,Velvet Undergound的旋律也持续播送着,而那个属于他的60年代,依旧鲜明动人。

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从小受疾病所苦,Andy Warhol毫不避讳地承认,「钱」之于他是最为重要的人生追求。

普普艺术教父安迪沃荷。(图/GETTY提供,以下皆同)

他不造作,不假装清高,他喜欢商业,也十分懂得如何摆弄商业。他说赚钱是一种艺术,工作是一种艺术,而赚钱的商业是最棒的艺术。

而他的每项作品,无一不是好艺术/好生意。

他说他喜欢无聊的东西,喜欢可以不断被重复的东西,他渴望「量产」:

「真希望我可以发明牛仔裤这样的东西,某种令人怀念的东西,某种可以大量生产的东西。」

于是,他重复绢印出一张张Marilyn Monroe的脸孔、猫王的身影、康宝浓汤罐以及可口可乐,大量地释出他对消费主义崇拜,以及对于「超级巨星概念的喜爱。

「如果你想了解我,不必想太多,我就在最表面的地方,没有别的东西了。」

有人说他肤浅,但他却是将「肤浅」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他的艺术不需要分析太多,只是很简单的讨人喜欢。

起初,Warhol是个商业插画家,他刚入门时就踏入Harper's Bazaar工作,为杂志提供鞋履、产品的彩色插画,他的画风细腻轻快,笔触精致而用色缤纷,也常常使用妈妈古怪而可爱的字体来搭配自己的作品。虽然他自嘲是因为面试时作品集里爬出了一只蟑螂,Carmel Snow看他可怜才给他一份工作,但毫无疑问地,他的成就证明了一切不是侥幸,他成为了50年代最成功的商业插画家。当时间来到60年代,他晋身为最为人知的商业艺术家

《一百个康宝浓汤》、《一百个可口可乐瓶》、《一百张美元钞票》,大量而重复,那是美国成长的6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与工业产量大幅增长、彩色电视逐渐普及,美国罐头食品大亮向欧洲出口。Andy Warhol作品中传达的消费主义精辟而平易近人,艺术在他之下也走向大众化。而这也吻合了他对于美国「平等」概念的崇尚:

「无论总统伊丽莎白泰勒或是街角流浪汉都喝可口可乐,所有的可口可乐都一样,总统知道、伊丽莎白泰勒知道、流浪汉知道,所有人都知道。」

如此反映出了60年代的独特氛围,那是反叛的年代、平等高歌的年代。种族、性别意识纷纷崛起,嬉皮上街喊着要做爱不要作战,摇滚乐盛行,毒品猖獗,所有的美好派对也同样浓缩在这个年代。Warhol便是当年的派对之王。

他那座落在纽约曼哈顿的「The Factory」,是60年代的传奇光景之一。这个The Factory,如同一个开放舞台,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没有任何偏见与批判,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是超级巨星,每个人都拥有他成名的15分钟,有人说当年这里就如同宇宙的中心,纽约的各界名人几乎都跟工厂扯得上关系。

除了The Factory,Warhol也时常流连于纽约艺术家的温床-Hotel Chelsea,以及纽约传奇夜店Studio 54,他的派对好友每个都大有来头,Liza Mineli、Truman Capote、Calvin Klein都在其中。

而 Warhol也在The Factory里孕育出不少传奇,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红颜薄命的Edie Sedgwick。

「她是每个人私密绮想的反射物,她是一种奇妙、美好的空白。」

这是Warhol对于她的描述。Edie Sedgwick出身富裕,和家里断绝关系后只身来到纽约。Warhol替她拍摄了一部电影,电影中她一边化妆与换衣服,一边聊着要如何用六个月的时间花光父亲的遗产,这部电影被取名叫做《Poor Little Rich Girl》,可怜的小富家女,她会哭着说她一毛钱都没有,却拥有五十副胸罩,五十支睫毛膏,二十块腮红,每一款颜色的眼影,以及一磅安非他命。而Edie Sedgwick在他另外一部电影《Screen Test》中留下的一脸茫然,也成为了一瞬经典。

Edie Sedgwick一颦一笑中蕴含的危险、无助以及摸不透的美,让她红极一时,成为时尚圈的宠儿,厚重的烟熏妆、金短发、大耳环迷你裙都因她而风靡。

然而,她也最终成为了悲剧,因吸食毒品过量而粹于28岁。

Warhol要求他经营的乐团Velvet Underground(地下丝绒乐团)为她写了一首歌,取名叫做《Femme Fatale(致命女人)》。

Velvet Underground是从The Factory孕育出的另一则传奇,由Lou Reed、John Cale以及Warhol另一个缪思,Nico,一起组成。这个由Warhol为经纪人的乐团,成为了60、70年代迷幻摇滚的一大代表。Nico与Lou Reed的唱腔迷幻而疏离,配合歌词中大量的性爱、嗑药情节,一首首都宛如感官的经验旅程,彻底表达那个年代的放荡与无畏。

虽然Velvet Underground当时没有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却启发了后世无数乐团。实验音乐先锋Brian Eno曾说,纵然他们的专辑当时只卖了三万五千张,但三万五千个买了这张专辑的人,后来都跑去玩音乐了。而使用Andy Warhol香蕉画作的专辑封面,也成为日后经典。

Andy Warhol的普普精神遍及艺术、电影,更为日后的时尚圈带来极大影响。

1991年Gianni Versace的「Pop Collection」中就献上了一件印有多个Warhol笔下的Marilyn Monroe脸孔,色彩绚丽抢眼而十足性感。

2013年春夏时装周,Prada则从Warhol著名的花朵绢印延伸出一系列设计单品,可爱小花遍布大衣、洋装与眼镜,贯彻了他「大量、重复」的精神,也在Miucci Prada巧手之下凸显出少女般的年轻气息。

向来喜爱将艺术与设计做出结合的Raf Simons,则在2013秋冬时装周将Warhol的手绘作品放上了服装,那些细腻精巧的鞋履图案,是Warhol较不为人知的早期作品,却是将他从商业设计过渡到艺术界的一大功臣。刺绣于包包与衣服上的鞋履闪耀璀璨光芒,Raf Simons以最优雅的方式向这位普普教父献上致敬。

热爱美国精神的Warhol也热爱麦当劳。他曾幽默地说过:

「东京最美的东西是麦当劳;斯德哥尔摩最美的东西是麦当劳;佛罗伦斯最美的东西是麦当劳。」

这番话直截了当地显示出他对消费主义的狂热。

2014年秋冬时装周,Jeremy Scott即运用了大量的麦当劳符号与色彩,来纪念这位艺术家的普普精神,端在餐盘上的包包,直接展示出人们消费的欲望,也暗暗嘲讽着时尚如今如同速食般快速却无营养的情况。

Warhol他在1968年曾被一名狂热追随者枪击而受到重伤,他说,与死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仿佛和生命近距离接触一样,因为生命也是一场空

在那个疯狂而热闹的60年代过去后,有人沈寂、有人死去,那些The Factory的喧闹与风华逐一走入历史。Warhol略带感叹写下 :

「在60年代,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都感到兴味盎然。在70年代,每一个人开始抛弃每一个人。60年代吵吵闹闹。70年代空空荡荡。」

对于死亡,Warhol在自传中特别留了一个篇章,却简短写了四句话:

「我不相信这件事,因为我不会在场确认它已经发生了。对于这件事我不能发言,因为我还没准备好。」。

而他在1987年悄然逝世,为丰沛一生划下句点。三十年过去,他的康宝浓汤或可口可乐都不曾褪色,世界也因为有了他的填补与上色,少了一点空荡,多了一些缤纷。

部分文字引用自《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 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Andy Warhol

【延伸阅读】

随DIANA走进时代剧,谁是下一位复刻王妃

相看两瞪眼!影后BETTE DAVIS与JOAN CRAWFORD的宿敌殊死战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报导,未经授权同意不得转载*更多时尚艺术资讯,尽在《Harper's BAZA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