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经典 重装上阵:《奥丁领域》重制版评测
本文为爱玩网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 欧阳花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07年暑期那会儿,黑机房老板一包又一包的盗版盘根本无法满足刚刚高中毕业的笔者浑身四溢的荷尔蒙。直到在游戏杂志上看到《奥丁领域》美丽到妖艳的画面,顿时感觉“就是它了”。自结下情缘至今已经怒通4遍不嫌多。
如今,香草社推出重制版《奥丁领域:里普特拉西尔》,再次刷新了游戏remake的标准——与《瑞奇与叮当》那种完全用新作引擎重制游戏的方式有所不同,《奥丁领域》的这次重制在保留原来画面、系统的精髓上,将所有核心玩法都进行了改进。不仅仅是画面HD化,更是把游戏的核心玩法整个重做,去除了各种不合理的设置,大幅提升了游戏乐趣!重制的颠覆之大,即便对于一位老玩家来说,本作都是一款全新的优秀2D动作游戏。
接下来,爱玩网将为您评测重装上阵的一代经典——《奥丁领域:里普特拉西尔》。让我们细细品评香草社对这份重制版投入的精力与诚意,让那些只会“另存为”的重制冷饭王无地自容吧!
我是说,在座的CAPCOM等各位冷饭厨师,都是辣鸡!
《奥丁领域》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手绘童话故事书一般精美的画面,精美到随便截一张都是桌面级的画质。虽然《胧村正》和《龙之皇冠》也是这种风格的画面,但《奥丁领域》仍然可以说是香草社作画的巅峰:威严魔幻的魔王城、欢动可爱的妖精之森、幽静甜美的森林都是美轮美奂的场景设计。
HD化之后的画面更加精细灵动,在保持美术风格的同时,还新增了不少新地图与新场景,例如魔王城与火之国上下层联通的场景,泰坦尼亚自下而上仰望全城的街道,无不是香草社超脱原作思路的产物。
火之国分层的地图设计着实让人惊叹
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不少新敌人、新BOSS。例如矮人飞空艇、火鸡骑士、蘑菇三宝。每个BOSS都用强劲的实力给玩家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五位主角都有全新的细节动作,香草社的用心程度让我们这些骨灰粉也要咋舌。
新的中BOSS都很有特色,例如这个能变萌妹又能变肌肉糙汉的蘑菇
不仅如此,HD化后的游戏视野也扩大不少,同屏能够展示更多。画面HD化了,那么流畅度呢?玩过原作的朋友肯定对当年同屏敌人一多就卡成幻灯片的场景印象深刻,这对于游戏体验简直就是灾难性的。这一点在重制版里完全见不到,帧数稳定充足,人物动作顺畅(事隔9年,香草社的技术当然也在进步)。本作PS4版的帧数相当足,即便是满场都是怪,狂放华丽的技能,狂扔瓶子也不会拖慢。PSV版限于机能问题,碰到特效多的场景会有掉帧,但也比原版当年的情况要好非常多。
换了是原作里,已经卡成狗了。
新BOSS们非常有趣,但也很难
重新设计的地图结构,整体上是源自《胧村正》的地图结构,但本作还加入了高低差分层的地图结构,甚至还有数层场景联通的地图,令2D的场景有了3D的深度。在跑图过程中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游戏中有为数不少的隐藏区域,需要稍微留心观察才能发现。
新的地图结构源自《胧村正》
脱胎换骨的战斗系统
PS2版《奥丁领域》虽然画风一枝独秀,但作为一款APRG,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却是它的战斗。当年的香草社在动作游戏上的经验还非常青涩,《奥丁领域》的战斗系统与操作基本延续自世嘉土星的《公主皇冠》——基本是无脑按方块键一路按到底的操作,时不时放个技能之类的战斗,就算再有爱也弥补不了它的枯燥无聊,和之后《胧村正》和《龙之皇冠》的爽快好玩有天地之别。(然而,当年还真就是这么无聊的玩了4遍)
PS2原版战斗基本和《公主皇冠》一模一样
原版战斗就是无脑硬肛,没有多少乐趣可言。(注:此为PS2版分辨率)
别看《胧村正》战斗好评如潮,但香草社其实是在《奥丁领域》之后才开发出自己的那套动作游戏的套路。这次重制自然把丰富的经验投入的其中,把整个战斗系统颠覆个遍。不仅有了《胧村正》那样爽快的战斗,还增加了不少操作上的快感。重新设计的战斗模组,主体上源自《胧村正》,却又在这之上加入了丰富的组合招式与技能,终于让战斗变得更加有ACT的味道。
有了胧村正的经验,香草社在动作游戏越来越得心应手
丰富的技能与四个预设键能够组合出丰富的打法
首先是取消了原作里超级烦人的“行动槽”,让普攻不再受限,轻易使出怒涛般的普攻连击,只要你愿意打上天都行。同时在以普攻为主的操作中加入蓄力、长按的按键操作。打击上增加更多的连段数与敌人硬直、吹飞。这样使得普攻的性能大大提升,也能打出不错的连段。
改进后的战斗,手感与爽快度直线上升
取代行动槽的,是与技能放出挂钩pow槽,通过消耗pow槽来释放魔晶技能。大量不同性能的魔晶技能可以搭配普攻轻松打出高段数,甚至是无限连击。最后,原有的大招技能也还有,消耗吸收魔素时产生的魔晶能量就能释放。而且,不管是魔晶技能还是大招,都能自由设定在几个组合键里,玩家可以在普通连段后消耗P槽接上技能形成更多的打击连段,战斗爽快度直线上升。
大兄弟,你牛逼你上天!
香草社还为五位主角量身打造了一套技能树,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技能树,让每个人的打法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玩家可以在游戏流程中获得各种技能,然后使用魔素来升级。不同的技能打击效果也不同,玩家可以自由搭配开发出不同的连击手段。大量的技能组合能够让玩家全程保持新鲜感,使得战斗不会过于枯燥。甚至还有不少隐藏的技能需要玩家耐心去寻找才能获得,大大提升了探索的乐趣。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技能树
丰富的技能可以组合出各种流派的打法
化繁为简的“农家乐”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以说是香草社一系列游戏的核心,他们喜欢在游戏里用各种不同的饮食系统让玩家流口水的同时又乐在其中:从最早萌芽的《公主皇冠》到发扬光大的《奥丁领域》,从《胧村正》的食色生香到《龙之皇冠》的欢乐大锅饭……吃喝系统已经成为香草社的特色,想想《胧村正》那让人食指大动的吃饭画面,深夜玩简直就是自虐。
然而,《奥丁领域》作为饮食系统的引路人,当年玩起来可没想象的那么方便。虽然玲琅满目的食谱让人颇感兴趣,但是为了吃顿好的,必须反复刷本,凑齐规定数量的钱币,还要种田养鸡收获各类食材。吃饭还与人物成长相关,这使得《奥丁领域》玩起来很慢,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繁琐的刷本和种植中——整个一个牧场物语。
《奥丁领域:里普特拉西尔》在保留原作的餐厅模式基础上,大幅简化了操作过程,加入了“户外餐厅”这个人性化设计。
露天大餐,环境优雅
在户外餐厅中,玩家需要收集到食谱和对应的食材,在休息关卡里随意进入野餐模式,不用花钱就能吃上一顿。这样方便正在副本公关中的玩家根据需要合理种植植物,培养鸡羊。不想浪费时间在种田养鸡上的玩家,也可以用关卡评价奖励的钱币大吃一顿。
不用像以前一样满地图种树,照样能吃顿好的。
花钱就能吃,这才像样
而普卡地下街则无需食材与食谱,只需要缴纳规定数量的魔法币就能吃大餐。这样一来,大大简化了原作里为了吃顿好的所需耗费的精力。通过户外餐厅和普卡地下街,将吃饭这件事一分为二,很自然的融入到游戏的流程中。玩家完全不需要刻意去刷图就能将人物培养起来,还能在疲惫的战斗之余欣赏角色吃饭。
新食谱总是让人充满期待
在简化饮食系统的同时,连人物升级系统也一并改了。本作里人物升级除了打怪就是吃饭,而且吃饭升级的效率是最高的,真是应了那句话,人是铁饭是钢。露天餐厅里每个新食谱头三次都有额外的经验加成,不仅让玩家升级嗖嗖的快,也让玩家更有动力去寻找新的食谱与食材。
在冰天雪地吃顿热乎的也不错
花了钱就能享受,这才是开店
至于种菜养鸡养羊这些倒是没有太大变化,种下种子,吸收魔素,等待结果。只是这次可以把吸取的魔素全部主动释放出来,这样只需要自己有足够的魔素,在哪都能种菜,不必刻意去刷怪凑魔素。
主动释放魔素使得种植地点不受限制
一是一,二是二的魔药合成
化繁为简的不仅仅是农家乐系统,原来颇为繁琐的魔药合成也被简化了。PS2版的元素瓶使用的是加法与乘法提升等级的方式,合成一个90级瓶子要花费不少心思。如果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朋友,还玩不溜。这次的重制版里,变成统一用食物提升等级的玩法,等级只有1~9,只需反复添加食物和空魔素瓶就能提升等级。瓶子等级越高,做出来的魔药效果和持续时间就越好,不过合成时不会再根据等级产生额外的魔素。这样确实省去了原来各种繁琐加乘计算,但对于某些玩家而言也减少了“炼金术”的乐趣。
大幅简化的药水合成系统
简化的合成也减少了无谓的时间,一大包的瓶子随你磕,随你丢
两张OST,写满两个字:良心
《FF12》、《FFT》的作曲家崎元仁以及他旗下的Basiscape工作室,与香草社之间一直是是长期合作关系,香草的几部作品接连都是由崎元仁操刀作曲。当年的《奥丁领域》几个不同版本的《Odin Sphere's Theme》都是相当惊艳的作品,使用女声轻哼、浅唱,宛如摇篮曲般轻抚玩家的听觉,搭配开场MV,简直把笔者都给美哭了。
妖精之森的新BGM很有代表性,欢动又带神秘的曲调与妖精之森完美契合
讲道理,《奥丁领域:里普特拉西尔》即便使用原来那套BGM根本没有问题,然而香草社不干,请了崎元仁的Basiscape工作室重做了一套BGM。两张OST,一共28曲,在保留原来味道的基础上,多了一份新鲜跃动的感觉。可以说,《奥丁领域:里普特拉西尔》整个游戏本身就是个大写的“良心”。
这TM才叫重制版!卡婊,快跪下来叫爸爸!(收听完整版OST请来本站云音乐)
逃不开的洗刷刷
香草社的游戏,你要说好,那当然是好上加好。你要说不好嘛,确实也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地图重复利用率太高。想想《胧村正》本体和DLC里,那疯狂的翻山越岭,跨过一个又一个刷到吐的场景,殴打一个又一个熟识的BOSS,以至于笔者一听到“千山万水”这首BGM就要浑身打颤。然而,这在《奥丁领域》面前不过是小儿科。
“农村正”的跑图已经让人吐了,然而《奥丁领域》更要命
刚在格温多琳终章剁完的BOSS,立马再打一遍也是醉了
五位主角,每人都有7章的流程,想想就让人害怕。而地图就那么几块。打个通关,每个地图你都跑了5遍,每个BOSS都被你花样操了5遍,即便是不同的打法也拯救不了几个场景反复轮五遍的枯燥感。再来一遍笔者自己都要崩溃。要说把这个游戏真正“完美通关”,就真的是在用爱和绳命去玩了。不客气一点,如果不是因为玩法好玩,画面精美,剧情动人,那这种游戏模式只能负分滚粗。
怒打35章,说实话,连我自己都怕
爱与希望的舞台剧
北欧神话一直是是日系游戏里最受欢迎的改编题材。《奥丁领域》的剧情结合了北欧神话与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通过五位主角相互交织的命运,讲述了几方人在世界末日前后的故事。单论整个剧情,并不算特别感人至深。然而五位主角从不同时间段,不同角度演绎的剧情让故事既充满伏笔,又清晰丰满。玩家每玩通一个人物后,不仅对该人物的故事与性格有所了解,同时也对他/她在整个故事所起到的作用更加了解。最后通过真剧情,把五位主角的命运串联在一起,一切谜底揭晓,十分畅快满足。
新的书卷也方便了对剧情的理解
说到日式游戏,基本都脱不开中二的台词和演出,然而《奥丁领域》里却用的是舞台剧式的台词与演出。几位声优对诗歌化的台词把握十分到位,优美的台词念出来时充满感染力,相当煽情。不仅和中二废萌搭不上边,还有一股优雅高贵之感。不得不再次称赞香草社的文字功底实在是强,对舞台剧风格的把控如此完美——例如格温多琳与奥兹华尔德秀恩爱的场面让人面红心跳,仿如初恋。
不过,舞台剧风格的台词,虽说是挺美,但碍不住大众的欣赏水平,挺多人都觉得太装逼。这就非常尴尬了。但总体来说,舞台剧风格确实适合这部作品。五位主角轮番出演,优美的台词串起整个故事,把一个略显普通的剧本演的荡气回肠,既悲伤凄美又充满希望。
这台词,感觉分分钟就要唱出来的节奏
本作的中文翻译也相当到位,台词丝毫没有偏差。唯一的黑点在于格温多琳翻译成“关德琳”,不禁让人想起天国的李阿宝和林有德。
结语
PS2版的《奥丁领域》原本就是一款相当有趣且华丽无比的作品,在重制后升级了画质,简化了臃肿的玩法,进化了原本鸡肋的战斗,使其成为一款新老玩家都值得推荐的佳作。精美的画面,有趣的农家乐,爽快的战斗,动人的剧情,所有的优点汇成一句话: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本作还自带了“经典模式”,可以自由切换,回味当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