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遭边缘化 中间商加入战局
台北新艺术博览会执行总监郑钧元解读NFT对艺术家和作品确实产生影响。(台北新艺术博览会提供)
Beeple的《每天:最初的5000天》在佳士得线上拍卖创天价,引起数位艺术热潮之外,艺术家是否不再需要画廊、拍卖行等中间商也成为话题。继拍卖行创下NFT亮眼成绩,2021台北新艺术博览会,也首次在台规画NFT专区,观察、演绎台湾市场对NFT加密艺术品的动向。
有趣的是,在艺术产业结构中,最初画廊为因应拍卖行而发展出艺博会,在此次由拍卖行缔造的加密艺术品热潮中,艺博会也快速加入战局,关注了NFT加密艺术。台北新艺术博览会执行总监郑钧元分析指出,台北新艺博一直希望连结藏家与艺术家,因此NFT市场和平台的兴起,与艺博会理念并不冲突,对于这相对新的收藏渠道,也抱持乐观其成的态度。
郑钧元认为,在加密货币持续走高的带动下,NFT艺术品可说替艺术产业开启了新的市场,也吸引了Z世代、币圈等非典型的藏家投入收藏;也因为艺术家可在线上直接接触藏家,郑均元认为创作形式也会趋于多元「也许线上是10秒的影片,再结合实体印出的画面;或以实体绘画为基础,在线上延伸发展成影像、GIF档等。」
多纳艺术负责人陈如鈊则指出,数位艺术家可以上NFT平台直接发行及销售,看似画廊销售角色式微,但她认为由画廊跟艺术家ㄧ起合作,是协助行销的角色,「买家跟画廊交易也比较安心」。
此外,陈如鈊指出艺术品过去缺乏流动性、即时变现性,价格及所有权也不透明,还有保存及辨认真假的问题,而NFT艺术品正可以补强此不足处。但她认为:「买艺术NFT比较像是资产保存及投资,跟实体艺术品收藏仍有很大的差异。」 且认为当所持有的作品是JPG档、GIF档及影像档,加密艺术品会让实体艺术变得稀有,进而改变艺术产业生态。
郑钧元分析,作为新创商品,且加密货币市值上扬,目前藏家会有意愿以高价购入NFT艺术品,但此类商品的真正价值,仍有待时间考验;陈如鈊也直言:「艺术NFT也有可能是泡沫,但后续还是会有新的机制推出」,有待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