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生物多样性资料逼近千万笔…鸟类747万!公民科学家贡献87%

公民科学家对于开放资料贡献卓越。(图/农委会特生中心提供、柯智仁摄)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网路手机普及使得大众都能成为公民科学家,扮演生态保育的新英雄,由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所建置维护的「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生态资料库,106年开放资料至今年7月,迅速累积成长,汇集生物多样性开放资料达987万笔,资料量迈向千万大关

特生中心说明,其中有超过850万笔、高达87%的资料,来自公民科学的贡献,政府计划博物馆典藏,则分别占7%与5%。公民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加快台湾生物多样性资料成长的脚步,更是未来推动公私协力打造国家环境永续的重要基石。参与最热烈的生物类群包括鸟类、蛾蝶类鳞翅目昆虫)、植物蛙类(两栖类)。

▲生态资料库达987万笔,迈向千万大关。(图/农委会特生中心提供)

以资料量来看,纪录笔数最多的类群依序为:鸟类747万、蛾蝶类41万、蛙类10万;以物种数来看,植物与蛾蝶两类群加起来就有超过7000种纪录。特生中心指出,除鸟类、爬虫类、蛾蝶类、植物、蜘蛛蜗牛等特定类群外,长期推动多项公民科学计划中,也从路杀、农地生物保育等议题切入,号召民众关注。这些政府与公民合作所汇集的大量资讯,皆可透过「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让资料开放与共享,社会大众也都能以简易搜寻方式,快速取得资料。

特生中心表示,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提供物种、时间空间资料集等各种搜寻条件功能,民众可随时下载观测纪录表及名录,透过各种主题视觉平台,快速掌握资料概况。此外,该网络平台也是凝聚公民科学家的大本营。特生中心持续推出的「植物调查物候观察」公民科学计划,参与情况即十分热络,每个月上传量排名前五名纪录者,平均上传多达200笔资料,目前累计已超过4万笔资料。

特生中心鼓励大众多关心身边的生物与环境,只要拿起手机,拍照记录日常的自然观察并透过各个公民科学计划的脸书社团或是到网页Web App回报,所有拍照并上传的民众,都是公民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