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杂志/选对LED灯,省电不伤眼

出处:康健杂志225期作者陈俊辰图片/陈德信

家中一间间房替换省电又明亮的LED灯、走进卖场遇上灯泡特卖、电器行LED灯具一字排开,工研院估计,2019年LED灯将抢占全球约一半的照明市场,这是头一个时代,我们如此依赖一种人工光源,其中有无风险?

台湾大学环境卫生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商育满指出,LED原本用途是电子产品上的指示灯,2009年起才正式普及为照明用,这门科技年轻,因此伤眼疑虑不断。

2014年公卫领域知名期刊《环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一份报告投下全球震撼弹,指出白色LED光源证实会损伤实验动物视力,更精确说,是光源中接近蓝色高能量、短波长光线诱发了视网膜的病变。报告不只登上封面,期刊还特别找人写专文评论,可见重视。商育满正是此文章第一作者。

她解释,LED光源是用通电会发亮的发光二极体晶元加上一片涂满萤光粉的遮罩,例如蓝色晶片搭配黄色萤光粉,就能合成一个「白光单位」,一颗灯泡由多个单位组成。但这类LED光源富含波长450~500奈米的偏蓝光,恰好是最能激发感光细胞反应的波段。到目前为止,这类可能发出多量蓝光的LED灯因成本较低廉,仍是占市场约八成以上的主流产品

肉眼能看见物体是因视网膜的杆状细胞和3种分别感知偏红、绿、蓝色区段锥状细胞,「这3种细胞就像陆海空三军,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它们就群起『接战』,将光转换成神经讯号,」商育满用「轻轻碰一下就飞很高」比喻其中最敏感的蓝光细胞。感度高让眼睛看得鲜明清晰,但利弊相倚,蓝光细胞用高负荷换来高感度,过多的蓝光会使细胞伤亡,偏偏这类细胞不但数量最少且无法再生,「就像敌军进攻,空军会第一波飞上天截击,但如果被打下来,一架飞机就是几亿元,」她说。

锥状细胞主要集中在视网膜中心窝的黄斑部,长期接触过量蓝光会诱发病变,这类型视力衰退如温水青蛙,她提醒,一般人要察觉伤害,「短则7年,长则30年」,但等到警觉已回不了头(见132页图)。

幸好,状况有在改变。熟悉照明技术的台湾科技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副教授萧弘清指出,早期LED灯的确较有蓝光过量疑虑,不过2014年7月1日起台湾跟进欧盟规范,国内贩售的所有室内球状LED灯泡都必须依CNS 15592认证检验灯光光谱(相当于欧盟IEC/EN 62471认证),短波长偏蓝光低于标准才能在外盒标记「无蓝光危害」。「现在市面上能买得到的盒装球型灯泡,只要有确实走完检验程序,对眼睛是安全的,」他表示,给民众吃下一颗定心丸

萧弘清也指出,多位照明专家都质疑国家标准检验局目前还只强制检验球状灯泡,应赶紧把多种室内照明器材如台灯壁灯吊灯等灯具也纳进「无蓝光危害」的查验范围。而且现行法规步调太慢,球灯以外的灯泡,例如技术更进步的管状平板LED灯还未强制纳检,完全要依赖厂商自主送验,不但业者无所适从,少数黑心厂商也可能自称合格。「游戏规则快跟上,才能保障民众,对产业也是好事,」他大声疾呼。

萧弘清估计,随萤光粉配方制程演进,现在球灯的蓝光量已比早期产品减少八成以上。因此他认为,现在LED灯伤眼问题主要来自3~5年前的旧灯泡,「LED灯寿命长,但萤光粉会持续老化,愈老化蓝光溢出愈多,」可能变成家中隐忧。【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康健》225期】

【延伸阅读】你以为省电灯泡最省电吗?第一次买灯就上手大家最常吃的12大外食 营养统统不及格!冷气按这键,健康、降温又省电

详见《康健杂志网站》。※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