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通缩来了? 主计总处:尚待观察
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仅0.08%,连续3个月缩减,并创99年8月以来的新低,引发外界联想是否将出现通缩的隐忧?对此,主计总处强调,7月物价增速创近3年新低,主要反映食物类CPI年增率出现近2年来的首度由正转负,至于国内是否陷入通缩窘境,还需要再观察。
根据主计总处统计,7月CPI较去年同期上涨0.08%,为自99年8月下跌0.47%以来最低涨幅,其中,食物类CPI年增率为负1.24%,创99年10月以来的新低。
主计总处官员说明,7月食物类CPI年增率由正转负,主要反映去年7月因天候欠佳,蔬果价格大幅上扬,垫高基期的影响,其余如国内外旅费等项目则呈现涨跌互见的情况。
官员表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定义,通缩必须满足两项要件,首先CPI年增率须为期两年都呈现负增长;其次,经济活动须全面性下跌,因此,就此来看,国内距离通缩仍有段距离。
此外,随着整体物价增速的放缓,攸关广大外食族的外食费增速也连续4个月放缓,来到1.09%,为自100年3月的1.08%以来的低点,平均前七月的增速也降至1.89%。
不过,主计总处也坦言,向来下半年CPI年增率较上半年为高,但因为去年下半年基期较高,因此,下半年物价增速恐怕将放缓。根据主计总处5月时的预估,全年CPI增速为1.23%,为99年的0.96%以来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