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新视野-刺胳针委员会报告:全球应对COVID-19 是大规模的失败
图/pixabay
世界各国逐步边境开放,解封出入境条件,但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0月25日再次提醒各国对COVID-19勿掉以轻心。国际期刊《刺胳针》(Lancet)今年9月中针对近三年的COVID-19疫情,提出一份全球总检讨报告,回顾COVID-19疫情以来,全球应对疫情时,众多决策层面的重大失败与检讨改进方针。透过报告与专家看法,重新审视全球与台湾被疫情冲击下,有哪些实际作为与可改进之处。
「刺胳针COVID-19委员会」(The Lancet COVID-19 Commission)发布的报告《面对未来,从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吸取教训》指出,多数国家没有做好准备、反应太慢、忽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缺乏国际合作和错误讯息泛滥。报告也提出各层面的改进方针,最终目标是预防和遏制未来新兴传染病爆发的政策。各国在COVID-19疫情中多个层面的广泛性失败包括:预防的失败、理性决策的失败、透明度的失败、实践公共卫生的失败、整合流程的失败、国际团结的失败,酿成数百万可预防的死亡,并让许多国家在落实永续发展上出现倒退。
委员会提出建议,首先,对COVID-19的最终控制与全面了解;第二,透过实际可行且必要的投资,提升卫生与扩大全民健康系统的覆盖范围,加强抵御新兴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第三,强化多边合作以结束全球大流行,并有效管理全球未来的健康威胁,以及结合全球未来在流行病风险、气候危机和永续发展的应对行动。
中山医学大学公共卫生学系教授翁瑞宏指出,这份报告突显国际社会的多边体系问题,包括民族主义的高张与存在大国之间的抗衡局势,让全球大国未能有效合作并控制疫情,掩盖全球在维护民众健康福祉所需公共投资不足的事实,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缺乏应变疫情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足够资源,智慧产权缺乏灵活度,也让资源无法向所有人弹性开放。
翁瑞宏认为,台湾必须规划未来长期的防疫战略,仍须投注资源,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种株,维持可负担性的医疗资源,理解并卸除民众身心负担,并透过可行的公卫手段,建构安全的生活场域,以促使国家持续发展。在接近终结疫情的时刻,让社会回复正常运作是关键,而经济复苏取决于维持高度的疫苗覆盖率,并压制变种病毒感染率,才能避免日后疫情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翁瑞宏说,各国皆面临民众反对戴口罩和接种疫苗等防疫措施,严重阻碍疫情的控制,反映出社会缺乏信任,对政府缺乏信心。必须深思,政府的建议是否一致,民众的健康素养是否必须提升,甚至如何应对并打击社交媒体上广泛的错误讯息;更重要的是,须探讨公共政策能否解决疫情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尤其对弱势族群的权益保障。
台湾儿童感染症医学会理事长邱南昌也指出,台湾的处置过程虽一样经历不少风雨,但整体而言仍是相当明快得宜。我们虽不是WHO的正式会员国,很多紧急资讯无法快速由WHO得到,幸好透过其他友好国家也获得及时的协助;甚至还能反向输出,提供协助给其他国家。
邱南昌强调,与疫情有关的错误或不当讯息的散播,仍时有所闻,这是我们需要提高警觉之处。邱南昌也说,在对抗新兴传染病,报告也强调WHO的重要性。不单是需要国际合作和讯息共享,财务的支援也是非常重要。经济优势国家自扫门前雪,不能阻绝跨国的传染疾病,唯有全球视为一家同时对抗,才能有效控制扩散。
邱南昌说明,这次WHO成立全球疫苗分享的COVAX体系,立意是让贫穷或医疗科技没那么发达的国家也能迅速获得疫苗;但至今仍有部分国家疫苗施打率仍偏低。邱南昌认为,各国必须放下独善其身的做法,唯有各国的疫情都能控制住,再产生变种病毒的机率才能下降,才能真正终结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