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垦丁黑色喜剧

清明连假不少民众前往垦丁大玩特玩,引发网友忧心成防疫破口 (示意图/本报资料照)

新冠肺炎疫情威胁仍大,垦丁及其他几个观光景点,春假连续假期却出现人潮,这个「垦丁现象」有值得深思之处。

春节前爆发的疫情,从大陆扩散到全世界欧美灾情也极惨,全球经济受创,观光、旅游产业更是重灾区航空公司几乎形同停飞,旅游业也有如按下「暂停键」,至今都不知道何时能恢复正常。

春假连假,部分国内观光景点竟然拉出8成以上住房率,垦丁大街上挤满人潮,确实让人意外,对相关业者与「经济优先论者,自然「惊喜交加」,人潮对陷入困境的业者自然是及时雨。

但对忧心疫情者而言,则是「惊恐交加」,看到观光区人挤人,「社交距离」形同具文,当然担心疫情扩散,政府破天荒发出「国家级警示」,交通部长警政署长都赶往屏东坐镇,警察也涌进人潮,奋勇宣导「保持社交距离」。不少医生警告,1到2周后可能出现确诊人数高峰

对政府而言,确实是两难,政府当然希望民众待在家中,避免疫情扩散,但也希望经济不要变死局,尤其交通部长林佳龙那句「毕竟经济及观光还是要维持」,就可看出其间的心态与为难之处。

换个角度看,「垦丁现象」其实也可以正面解读,代表民众的消费能力仍在、相当程度是受到压抑,只要疫情结束甚至稍微缓和,消费就会回来,也有可能如同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平息后次年生产与消费双双「喷出」。

政府纾困务必步步为营,钱要好好花到刀口,才对得起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