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死亡风险高 专家吁长者定期接受骨松筛检

专家呼吁,骨松高风险族群应及早接受DXA骨密度检测。(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提供)

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黄兆山表示,骨松已经成为国人不可不慎防的慢性病。(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提供)

在台湾,骨松不仅是65岁以上老人的常见慢性病,髋部骨折发生率更是亚洲区第一,由于骨质流失没有征兆,大多数患者都是在骨折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罹患骨松,因此也常被称为无声的疾病。

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黄兆山提醒,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的统计,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高达20%~24%,相较许多常见癌症都来得高,唯有落实「骨松早筛检、骨折不出现」,才能真正防治骨松性骨折于未然。

黄兆山表示,曾有一名55岁女性患者,没有任何患病征兆,进行检测后竟确诊骨松,但并未积极接受药物治疗,没想到不久后在家中浴室跌倒竟导致髋部骨折,不只生活品质受到影响,还差点就面临严重失能风险。

黄兆山指出,要评估生活上是否有骨松风险因子,包括是否服用类固醇超过三个月、体重是否不正常减轻、是否抽烟喝酒、是否比年轻矮4公分以上等,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代表罹患骨松的风险较高,建议进一步使用双能量X光吸光式测定仪(DXA)来进行测定DXA骨密度检测。

而该名55岁女病患,进行DXA检测后竟发现骨密度T值小于-2.5确诊骨松,因此黄兆山提醒,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骨松治疗刻不容缓,若检查后骨密度偏低,可与主治医师讨论积极治疗的方案,以免后续导致骨折造成更大伤害。

黄兆山说,目前国内针对骨松的治疗药物相当多元,可分为抗流失类药物、促骨生成类药物,以及混合型三类,口服到针剂皆有药物可以选择,骨松患者建议需持续接受药物治疗,维持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更是重要。治疗如中断或延迟,将造成骨质流失、骨折风险上升,患者切勿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