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违4年新生红鹮宝宝爱「趴趴走」!保育员误以为失踪
▲睽违4年,台北市立动物园里的红鹮总算再度成功繁殖。(图/由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别再躲了!保育员在找你!睽违4年,台北市立动物园生态鸟园里的红鹮总算再度成功繁殖,偏偏还闹出「失踪」戏码,差点吓坏现场的保育员。原来当时约满3周大的雏鸟已经开始离巢,正跟着亲鸟学习各种生存技能,保育员习惯性地往巢中观察,却怎么找也找不到雏鸟的踪影,心里不免七上八下起来,所幸最后只是虚惊一场,亲鸟、雏鸟都依然安好。
▲一身橘红色的红鹮相当醒目。(图/由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詹德川摄。)
走进台北市立动物园的生态鸟园,其中一种颇引人注目的鸟类,就是有着一身醒目橘红色羽裳的红鹮,牠们经常成群从游客头顶飞越,让大小朋友都相当兴奋。现在红环家族更传出令人雀跃的好消息,其中一对红鹮顺利孵出1只雏鸟,目前约一个月大,亲鸟也持续尽责地照顾着雏鸟。
动物园表示,自从2013年生态鸟园的网笼更新工程完工后,红鹮家族总算再次成功繁殖,但雏鸟却一度上演「失踪」戏码。原来是当保育员发现巢中出现雏鸟,满怀希望引导同仁前往拍摄时,却惊觉雏鸟不见了!
鸟巢旁没有亲鸟守护的景象,更令保育员开始紧张起来。保育员并没有放弃希望,地上找、树上找,搜索了大半天,才终于发现雏鸟早已经悄悄离巢,正在鸟巢附近「趴趴走」。由于红鹮的巢点通常位在高高的树梢上,难免让保育员误以为雏鸟「失踪」了。
▲红鹮的巢点通常位在高高的树梢上。(图/由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视线掠过层层枝枒与叶子,红鹮的巢稳稳地架在高高的树梢上,雏鸟虽已逐渐离巢,但休息时仍会走回看起来略小的巢中,亲鸟在一旁不断地帮忙理毛,连脸部的细毛也不放过。雏鸟在亲鸟理毛过程中,舒服地闭上眼睛。雏鸟睡着后,亲鸟仍不忘整理巢材,保持鸟巢的漂亮结构。
▲全身亮丽的橘红色在飞行时犹如跳跃的火焰。(图/由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詹德川摄。)
红鹮一窝生3-4颗蛋,雏鸟全身布满灰黑色羽毛,约一岁多才会渐渐地换为橘红色。已经离巢的雏鸟,跟着亲鸟学习觅食及基本生存技能,目前仍由亲鸟喂食柳叶鱼及虫子,持续成长茁壮。除了顺利孵出雏鸟的一巢外,目前另有4巢还有亲鸟卧巢孵蛋中。
来到台北市立动物园的生态鸟园,别忘了运用好眼力、抬头看看树梢上,说不定就能幸运发现正在育雏的红鹮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