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支钢积墨山水画 台湾首展
来支钢首次在台举办积墨山水画展,巨幅作品《艺.道》长1134公分。(羲之堂提供/李怡芸台北传真)
来支钢以积墨法画云为其创新,图为其作品《梨花带雨》。(羲之堂提供/李怡芸台北传真)
大陆当代积墨山水画艺术家来支钢,作为李可染第二代传人,首次在台推出的积墨山水画展备受瞩目,除了他师承贾又福,并曾进入「李小可艺术工作室」研修的李氏山水基因,来支钢受肯定的还在于他的苦学以及具创造性的个性表现。
李可染的公子李小可曾表示:「来支钢在继承李家山水的博大、雄浑、深邃的基础上,追求画面量感、体现了时代感,使画面具有单纯美。」在当代山水的技法上探索出自己的特色,大陆艺评家陈传席也指出,对画家而言,画中有十个优点也比不上一个特点,来支钢的大气磅礴便是特点,他笔下既有气势,又有厚度的云,更是堪称古今一流。李小可则指出其作品的风格来自「他对水墨近乎偏执的爱,和他画画的那股狠劲儿。」
来支钢的老师贾又福也曾说:「看来支钢的作品,有一种爆发力,画面特有的张力和震撼力」称其腕底烟云有万里齐云之势,「所谓『浴天地之道,发自然精魂』。只有对纸性、笔性、墨性的感悟和训练达到了心手相应、恰到好处的高度,才会画出出神入化、有震撼力的巨幅作品。」
本身亦是水墨艺术家的前台艺大校长、史博馆馆长黄光男,对来支钢的「道法自然」尤其赞赏,指其所应用技法,是肇造自然的节奏与规律,他认为来支钢的作品简单却又深邃,是抓住了所表现事物的本质。「笔墨与功夫一样是看不见的东西,里面融入了画家的苦功和智慧」
来支钢则自言,立身当今浮躁的画坛,「我觉得应该先黑下去,踏踏实实用功,以画言志,以笔抒怀」,自己对积墨情有独钟,因为「只有积墨最能表达我的世界观,世上的东西,难度愈大,愈能激发人的创造性,就像我画的积墨,愈是黑,愈是亮。」
来支钢也表示积墨最有趣的地方是「犯错」,犯的错愈多,留在纸上的痕迹就愈丰富,「错」得多,才能表现出山体岩石的残缺美、错落感,使画面浑厚、深邃与博大。且在传统绘画基础上思考当代中国精神,他认为积墨的体积感、结构感、空间层次感最适合表达中国山水,展现水墨山水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