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狮子恶性交配、长臂猿铁笼关31年!野生动物遭不当饲养惨状曝光
▲马来熊长期指甲严重过长弯曲、倒钩脚掌导致无法正常走路 。(图/台湾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提供)
动保团体今(18日)公布全台不当饲养保育类野生动物调查证据,控诉政府长年漠视无数不当饲养野生动物案件,导致野生动物遭虐。台湾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执行长姜怡如表示,全台至少有22只食肉、灵长目保育类野生动物,多数被养在极度恶劣的饲养环境中,更有许多野生动物被饲养于私人民宅中,终身被关在完全不符合自然天性的狭小、单调铁笼里,有些动物甚至无法晒到太阳,长年不当饲养,导致动物身心严重失衡影响健康。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副执行长陈玉敏指出,台湾在民国78年公告施行《野生动物保育法》前,曾是走私、贩售、饲养各式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天堂。法律公布后因政府执法效能低落,还为此遭美国于民国83年启动「培利贸易制裁案」,要求政府正视野生动物走私、非法贸易问题。
▲动物长期被关在不到半坪的狭小铁笼中,导致出现不断来回踱步的刻板行为。(图/台湾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提供)
陈玉敏说,但在民国99年展开首次调查时发现,中央及县市政府主管机关根本没有明确掌握全台被人工圈养的各类保育类野生动物数量,导致各种非法繁殖买卖、不当饲养野生动物的弊端丛生,甚至进入野味市场,更无法确保被人为饲养的野生动物有获得妥善的照顾与对待。当年主管机关林务局信誓旦旦承诺,将协同各县市主管单位进行有效管理。九年后动保组织再度展开调查,发现所有弊端仍在,痛心政府失职漠视。
姜怡如进一步说明,中央林务局与各县市政府未能精准掌握全台「人工饲养保育类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和现况,就以食肉目及灵长目发现,林务局与地方县市政府提供的物种及数量并不一致,食肉目各县市回报总数为78只,林务局的纪录为103只,相差25只;灵长目各县市回报总数为281只,林务局则为328只,相差47只。显示林务局与各县市政府业务职掌单位,根本没有有效掌握全国人工饲养保育类动物的数量与去向,更遑论有效稽核。
▲许多动物被关在低矮的笼舍,长期无法有自然光照。(图/台湾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提供)
姜怡如也指出,不管是违法私自繁殖的动物,或是未在法律规定期限内办理饲养登记的动物,不论动物来源是否合法,只要持有就给予就地合法登记,漠视「假赠与、转让」衍生的非法繁殖、交易。但以台南黄姓业者为例,其93年私自繁殖一只小老虎,主管机关仅处以4万元罚锾就让业者可以就地合法拥有。此外这家业者还恶意进行「异种繁殖」,让场内的老虎与狮子交配,繁殖出基因缺陷的「彪」,令动物痛苦终身。
姜怡如更批林务局,未善尽督导之责,建立人工饲养保育类动物的稽查制度,包含稽查次数、稽查项目、各类动物福利标准、后续追踪改善等。导致稽查流于形式,无法发挥保障动物福利功能。根据调查,全台22个县市中,有17个县市有食肉目、灵长目的保育类动物登记,但不是每只动物、每年都会被查核,且由私人饲养的保育类动物能被稽查到的频率更低。此外,各县市查核人员也未具备野生动物饲养照护与动物福利规范知能。多数县市有到现场查核,也有县市仅透过电话访谈,但就查核内容而言,各县市竟没有一致的查核标准与程序,充分显示查核、辅导改善严重流于形式。
▲红毛猩猩被单独饲养在牢笼中,犹如坐牢般,完全被剥夺自然天性。(图/台湾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提供)
出席记者会的立法委员陈曼丽表示,影片中的马来熊、亚洲黑熊、非洲狮、孟加拉虎、黑面白猴、白颊长臂猿、红毛猩猩、长臂猿,长期被关在不到半坪的狭小铁笼中,导致出现不断来回踱步的刻板行为,或长时间静止不动,动物福利恶劣显而易见;此外应在森林中自由摆荡移动的灵长类,却被关在低矮的笼舍,甚至长期无法有自然光照,导致体态过瘦;而马来熊长期指甲严重过长弯曲、倒钩脚掌导致无法正常走路等案例,均已涉及虐待,但这些动物都被饲养超过10、20年以上,至今无法改善,中央林务局、地方各县市政府长期放任不管,难辞其咎。
动保团体呼吁,经调查汇整被饲养在私人及私人机构内的保育类食肉目、灵长目动物至少22只,许多动物状况极差,急待救援,另外,林务局与地方主管机关应优先依法没入动物福利极度恶劣的动物。政府应提升国内野生动物收容中心的收容能力与经费,包含兽医及专业照护人力,政府也应视动物情况,洽询国外 (尤其原生地) 适当的安置机构收容,动保团体愿意协助。
▲屏东私人饲养的长臂猿31年来被关在铁皮屋内,终日只能如囚犯般攀抓栏杆。(图/台湾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提供)
最后也要求,林务局应成立专案小组进行全面普查,确实掌握全台饲养保育类野生动物数量及现况,订定照养的动物福利规范,要求饲主改善,同时落实严格稽核。
其他人也看了...
野生动物遭劣养「困1坪笼舍」涉违法?林务局:法令不会规范这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