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台湾食农创新 脱颖而出3大关键
全球连锁速食巨擘麦当劳宣布明年推出McPlant素食肉汉堡,凸显饮食市场转变趋势,各地食农也正因社会高度发展、消费者主控权升高,面临空前挑战。在农户人口高龄化、粮食供应短缺及粮价上升等问题日益严重下,台湾食农如何脱颖而出?或许能由好食好事基金会近三年培植的食农新创团队的经验中,找到解答。
为解决贫富差距、粮食短缺等问题,2015年联合国在「永续发展目标」中,已将促进「永续农业」列为第二项重要目标,作法包含确保可永续发展的粮食生产系统,提高农村产能,强化农业适应气候变迁、极端气候的能力等。
回望台湾处境,2020年的粮食自给率不及40%,地狭人稠、基础劳动力不足,如何以超越GDP的眼光看待食农产业、运用台湾科技与创新的硬实力为农业创造经济与永续兼具的价值,将成重要课题。
综合近三年的经验,我们观察到食农产业未来发展的三大关键:
一、用科技打国际战:不少在地新创团队,将大数据、AIoT等高科技应用于农作,借以打造品质与产量稳定的高产值作物。另也有水产养殖新创团队从永续与科技两方向着手,一方面与光电业者合作「渔电共生养殖」,实现储能活化、永续发展的运作模式;另方面透过科技赋能,将IoT导入鱼苗选育与养殖,打造一条龙的永续渔业产业链。
二、智慧农业让生产更「绿」:也有精准农业服务的新创团队,运用4G农业无人机进行农业液肥喷洒服务,一方面解决农村人力短缺的问题,另方面透过精准且远端遥控的「农作物健检」间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品质,达到友善环境的目标。
三、创新饮食寻找利基:为回应新世代的多元饮食需求,在最新一届好食好事加速器的种子计划中,不少食农团队以在地作物研发抗糖减脂、针对慢性疾病族群生产的低钾蔬菜、植物肉等土地友善与创新并进的「新食品」,带动地方创生的同时,也以与环境共好的新品牌价值吸引更多青年回流,为台湾食农产业增添新生力军。
COVID-19 疫情爆发后,食农产业纷纷发展出零接触、防疫保鲜等新应用。矽谷知名食农领域创投AgFunder的调查发现,全球食农产业投资额于2020年上半年已超过88亿美元,与2019年水准相似。疫情过后,台湾食农该何去何从?综观近年的创新案例,我们认为新一代食农产业要脱颖而出的关键词,或许是永续、创新及科技,从土地开始,为台湾食农找到产业革新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