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智慧感测创新生态系 台湾净零转型关键力

所有取得正确资料的技术,都是感测技术的应用。图为空气品质微型感测器,随时掌握潜在空气污染源。图/本报资料照片

减缓气候变迁、营造永续环境,已经是关乎下世代存亡的严肃课题,如今净零排放是未来全世界必交的考试卷,能够有效撷取关键排放数据的智慧感测技术,就是这份试卷的必考题,换言之,台湾要迈向2050净零排放,非智慧感测技术不可。

蔡英文总统于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台湾将以2050净零转型为目标,政府也在今年3月公布了2050净零排放路径,其中包含「能源转型」、「产业转型」、「生活转型」、「社会转型」等四大转型目标,提到了多次的转型,其背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靠的就是大数据的支撑。

如同统计学需要透过不同的调查方法搜集资料,大数据尤其需要精良的调查方法,而感测器就是有效数据的撷取技术,所有取得正确资料的技术,都是感测技术的应用,举凡个人化装置、医疗、制造、商务、自主移动、绿能、减碳等,越来越聪明的感测器结合智慧物联网(AIoT),未来将帮助我们所生活的城市自动调节、减少耗能、稳定电网、防止塞车,促成各种最佳化的决策,所以说智慧感测技术对于2050净零排放不可或缺,绝非夸大其词。

以能源转型来说,不论「创能」、「储能」还是「节能」,只要有能源相关设备运作,就有透过感测技术撷取数据的必要性,除了能源管理的「消峰填谷」,设备维护、能量输出、转换效率相关的精准预测,都影响到净零排放成果。

感测技术也是厂商提升竞争力并加强差异化的重要依据,以工业用感测器为例,振动、力、视觉、雷射3D扫描是普遍使用的感测器类型,透过撷取有效数据,提升品质、效率、精度,就达成了智慧制造升级,进而促成节能减碳效益,达成产业的低碳绿能转型。

台湾目前绿电占比还有长足的进步空间,所以省电就是节能、节能就能减碳,不论电网还是工业用,要找出净零排放的问题,就要透过智慧感测技术取得正确数据;这也反映出近年全球智慧感测风潮的原因之一,随着少量多样化的生产策略盛行,供应链韧性越趋重要,感测器撷取的有效数据既可以创造新商业模式与应用价值,也扮演碳管理的关键工具。

根据工研院IEK Consulting研究,2021年全球感测器市场达1479亿美元,较2020年成长4.3%,预估今年全球市场将达1582亿美元,年成长率达7%,台湾感测器市场2021年达新台币2189亿元,较2020年成长1.8%,预估今年台湾感测器市场将达新台币2299亿元,成长5%。

全球感测器业者正积极进行跨域合作,就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集结AIoT系统所需的各项软硬体技术环节,及早融入主流生态系,抢占市场商机;随着全球「智慧感测生态系」逐渐成形,工研院除了已陆续开发出多项创新应用,包括国内第一台「PM2.5感测器」,为环保、健康、减碳把关;工业感测的创新应用之一「五轴加工机主轴动态负载感测方案」犹如工具机的健检医生,已协助国内五轴工具机业者取得欧美航太业一线客户;「智慧热影像安护」则将防疫科技导入远距照护,化身个人健康监测秘书。

今年,工研院已进一步透过组织经营策略规划,把感测技术列入工研院「2030技术策略与蓝图」中的智慧化致能技术重点发展项目之一,作为三大多元应用领域创新科技的核心推进器,未来的净零排放这张试卷,政府必须加快脚步,串联产业公协会、研发单位,提供台湾产业更具竞争力的国产感测器,打造智慧感测应用的创新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