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连李嘉诚、郭台铭也抢卡位 App新经济

文/赖筱凡李洵颖

前言

英国17岁高中生自学App,而获雅虎青睐买下,让他饱赚九亿元,带给心怀App致富梦创业家莫大激励。去年App下载数突破400亿次,商机呈高倍数成长,台湾对App有兴趣年轻人,也逐年增加中,人人有机会成为下一个九亿少年,说不定,将来就出现在你我身边……。

正文

受到香港首富李嘉诚赏识投资近一千万元,以及雅虎执行长玛莉莎.梅尔捧着九亿元买下你写的App(应用程式),这两者,或许有些人工作了一辈子,都很难经历其中一项。然而,尼克.达洛伊西奥(Nick D’Aloisio),一个年仅十七岁的英国少年,两项都达到了。

这是一个少年靠着App致富的传奇故事,他背后的投资人个个大有来头,从李嘉诚、媒体大亨梅铎妻子温蒂.梅铎、社群游戏Zynga执行长Mark Pincus,到歌手艾西顿.库奇、艺术家小野洋子,他们投资尼克写的程式〈Summly〉,总金额约一百万美元。

白净的脸庞,深邃的眼窝,说起话来有条不紊,很难想像尼克只有十七岁。多数时候,他不爱让别人知悉他的年纪,就像是李嘉诚旗下创投来敲门时,直到来到门前,才知道这位一直与他们书信往来谈投资的人,不过是高中生。

「我希望投资人是为我的点子而来,是被点子的价值所吸引,而不是我的年纪。」在《时代》杂志专访里,尼克说话的样子,活脱脱是个小大人。两周前的他,不过是个高中生,如今他已是雅虎最年轻的工程师

一场考试、一封电子邮件 改变他的一生

故事的一切,须从一次历史考试开始。「那时候我正准备考试,尝试在Google(谷歌)查询一些难以理解的名词;问题是,查到的资讯多半都是不相关的。」就像一般的高中生,当时十五岁的尼克试着在Google上找答案,很显然地,他碰了壁。

「我就想,如果我在搜寻每个资讯时,能简单做一个预览,迅速知道内容的大概,那就好了。」就是这个念头,让尼克着手写了一个iPhone App,叫作〈Trimit〉,也就是〈Summly〉的原型。

你一定很疑惑,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有这样的本事吗?答案是肯定的。就在尼克十二岁那年,他就写了一个「手指跑步机〈fingermil〉」的简单小游戏,在App Store上架的第一天,赚进七十九英镑。

这对年仅十二岁的尼克来说,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我把自己的App放在平台上,没有人知道躲在荧幕背后的开发者,只有十二岁。」正是因为第一个App带给他极大的信心,让他开始对写App有了兴趣。「只有这样,我才有机会和那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及开发商平起平坐。」

从〈手指跑步机〉到〈Trimit〉,又间隔了三年。为了解决自己搜寻资讯的需求,尼克花了四个月写程式,直到二○一一年七月,才正式上架。

「上架一个月后,我就接到李嘉诚写来的e-mail了。」一切的开始是这么不起眼、这么平凡,却改变了少年的一生。

就在李嘉诚投入了三十万美元后,尼克有了资金奥援,也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团队,他整整花了十二个月重新改写〈Trimit〉,还加入一些新技术,自动把冗长的文章浓缩成只有四百个字母的摘要,成了今日闻名世界的Summly。去年底,尼克遇上的玛莉莎.梅尔,更直接坐进了雅虎办公室,成了雅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工程师。

创业门槛低 打中需求就能一圆致富梦

尼克的故事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却真实地在英国上演。打从芬兰〈愤怒鸟〉创造第一个App奇迹之后,App创业潮就席卷全世界,不论是〈愤怒鸟〉或尼克,都让新一代的年轻人怀着App致富梦。那么台湾呢?

四月八日晚间十一点半,才刚下班的StorySense创办人沈育德,纵使拖着疲惫的身躯,谈起他的创业梦,仍神采奕奕。今年三十四岁的他,创业已有三年多,做出最成功的产品,就是多达七十万人次下载的〈WhatsTheNumber〉。

输入想去的餐厅名称,餐厅的电话、地图所有资讯一目了然。「简单来说,就像过去我们使用的电话簿查号台,但是又比电话簿、查号台的功能多。」拨弄着触控荧幕,StorySense工程师蔡松升示范着。

沈育德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毕业后,一直希望能发挥自己在人工智慧软体的专长,「我一直对纪录片剪接很有兴趣,在MIT也是用人工智慧软体做相关应用。」他对「说故事」的热情,从公司名称StorySense就看得出来,甚至曾出任纪录片「不老骑士」的助理导演。可惜台湾纪录片市场不大,工作机会不多,让沈育德兴起自己创业的念头。

○九年的冬天,沈育德拿着家人支持的数十万元,StorySense就这么创立,直到一一年十月第一个App上架,沈育德整整过了两年没钱、没人、没产品的日子。纵使过程中开始有伙伴认同他的技术,提出的点子也不下上百个,曾经想过做游记App、新闻整理App,但都没能成形,直到〈WhatsTheNumber〉。

「真正说动我这个App会有使用者需求的人,是我妈妈。」沈育德说,一开始他的伙伴说想要一个能简单找电话的App,沈育德并不认为这能有市场,将点子转述给妈妈听后,没想到却激起妈妈的高度兴趣。「我妈妈不是太常使用电脑的人,连e-mail也不会用,却也想要一个有电话簿功能的App。」

带着五人团队,花了六个月写完,「上架第一个礼拜,就有超过十万人下载。」沈育德坦言,这款App的成功,也让创投开始注意到他们,从矽谷、台湾到大陆都有投资人注资,让他从一人团队到现在十五人的规模。

场景转到台湾大学资工系大楼,一个不过六坪大的实验室里,正孕育着像沈育德这样拥有App创业梦的学生。手指轻轻拨动着触控荧幕,有条有理地介绍介面的功能,他们是台大资工所助理教授陈彦仰的学生。

台湾人才孵育室 寻找下一个九亿少年

○九年才从矽谷回到台湾的陈彦仰,几乎是台湾首位开设App教学课程的老师,对于台湾年轻人追逐App开发的潮流,有深刻的体会,最简单的指标,就反映在想修这门课的学生人数上,「第一年开课人数差不多是一百人,现在是三百人。」

然而,App开发却非一蹴可几,「要做出有创意又创新的App,只会考试是不行的。」为了维护修课品质,想上陈彦仰的课还得先交作业通过第一关考试;而考题就是希望他们去观察使用者的需求,用App来解决使用者的问题。

不管是近期热门的〈爱料理(iCook)〉或谷歌工程师林裕宽出来创业的〈Everyday.me〉,出发点都是希望让使用者的生活更便利,能随手俯拾各式食谱,与用脸书、照片写日记,他们都怀抱着相同的App致富梦。

「三年前做App,市场供给不大,不管好坏都很容易被看到;可是现在做App,最大的难处就是要如何让大家看到。」陈彦仰说,一个受欢迎的App,要抓住使用者需求,使用介面也得要便利。

随着App淘金热兴起,台湾年轻人抢进App开发领域的人也愈来愈多,他们有的是像爱料理创办人萧上农,从App代工练起,最后走上创业路;有的则与林裕宽相同,在谷歌这类大公司学得一身功夫后,自起炉灶;现在则有更多是像陈彦仰实验室培育出的学生,从新创公司开始蹲马步。

除了学校扮演App培育推手之外,有鉴于全球App新商机兴起,政府总算不落人后地集结资源。经济部工业局在一一年十月底宣布建立「台湾App创意园区 」,委由资策经营

目前这个园区已召集四十二个团队,其中有十一个团队初期并非以公司形式进驻园区,但如今已有七家公司成立。而这七家公司多半以开发游戏类App居多。

但是,经过这一年多来,由于经营企业对消费者(B2C)模式的游戏App市场已趋饱和,获利不如以往容易,因此,资策会将不再停留在育成团队的初级阶段,而是朝往「创意扩散」的方向。

简单地说,就是采取开放分享的概念,将App带往企业对企业(B2B)的新形态,进而推动产业创新,促进台湾App产业发展。在资策会育成的B2B应用App团队中,已有初步成效显现,乐兰云安就是两个实例…【全文请见今周刊851期 】

编按:本文摘自4月10日出刊之《今周刊》851期封面故事「600亿商机大爆发 连李嘉诚、郭台铭也抢卡位」,同期相关系列报导有「正宗台湾之光创意够呛 跻身世界舞台」、「新硬体时代六百亿大饼 台厂不缺席」、「跟着达人用App 手机马上变万能秘书」,更多内容请参阅本期《今周刊》。(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今周刊851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