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面包经济学 千亿商机解密

图、文/今周刊

「烘焙业的未来将很精采!」食品业龙头统一董事长罗智先在被问到,哪一个市场最有未来性?他的答案是:面包烘焙。

台北市仁爱路的大地烘焙,重达2公斤的巨型面包「古典乡村」,躺在木制展示架上,一位顾客走进来,一把抓起,迅速走到柜枱结帐发票上印着:古典乡村,900元!

与这个「古典乡村」一样,定价超过3位数的面包很多,微风广场地下2楼梅森凯瑟的「乡村田野全麦」定价700元;统一投资昂舒巴黎烘焙坊的「艾蜜莉红酒枕头」680元;吴宝春麦方店的「荔枝玫瑰」、一个卖350元,他们有如面包界的精品LV、PRADA、GUCCI⋯⋯,定价不便宜,顾客却都乐于买单。(推荐阅读:从咖啡看出客户的个性)

而台北师大路的35年老店一之轩,傍晚6点,透明的落地玻璃后人气热络,每个人提篮里夹满准备结帐的香葱面包、可颂,明星商品麻糬刻意陈列在结帐柜枱前,1个香葱面包28元、麻糬18元,学生、庶民果腹不会有压力。一之轩、乐田面包屋、顺成蛋糕、圣玛莉连锁品牌就像面包界的Uniqlo、H&M、ZARA,也都是台湾饮食西化下的受益者

面包界的LV 年赚1亿业绩

根据财政部统计资料显示,从2010年到14年,包含糕饼面包、烘焙炊蒸等制造、批发与零售在内,烘焙产业的产值成长266亿元,一举突破千亿元,而烘焙家数也大幅成长,总家数近万家,比统一超商加上全家便利商店的总数还高。

10月,统一举办全台第一届UniBread烘焙王面包大赛,吸引300多支队伍,超过千人参加,展现出台湾最大的面包比赛气势,罗智先抢占产业主导权企图心不言而喻。而包括3C家电的灿坤卖书何嘉仁连锁书店,都评估过开烘焙面包店的可能性;结果灿坤投资日法坊,游戏公司乐升生技公司景岳分别收购一之乡、白木屋,纷纷抢进市场;创投业也看上台湾烘焙业者的竞争力,注金投资。

汇丰创投09年看好85℃的实力,投资台币7亿元;台商罗田安投资在上海的连锁品牌「克莉丝汀面包」在07、08年接连吸引日本丸红入股投资1500万美元、香港挂牌企业裕实入股5%。

长驻中国的南侨化工副总裁陈正文曾直言,「中国的烘焙市场是台商打出来的。」近10年来,上海10大连锁品牌,10家有5家就是台商开的,向阳房、原麦山丘、宜芝多、克莉丝汀、酷吧元祖等这些在厦门、上海、北京响当当的连锁品牌,背后都是台商。(推荐阅读:屏东面包学徒 打造上海烘焙王国)

烘焙店具有进入门槛低、收现金、毛利高3大特性。一个30元的波罗面包,换算材料成本仅个位数,只要去化速度够快,小店也能立大功。一家20来坪的面包店,一天只要有200人次,每人贡献平均客单价100元以上,一年冲出百万元净利不是问题,若善用网路行销,提供宅配服务,业绩还可能翻倍。

面包是美味事业,美味能带来五感体验,当在理性科学的管理分析背后,还能兼顾感性的感受,诱惑消费者味蕾、攻占消费者荷包,拥有魔法的面包,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烫金镶钻、每天数现金的好事业,也为台湾开拓一个令人惊奇的千亿产业。(推荐阅读:冬瓜茶的制作没什么秘诀,主要是良心)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