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弱经济 2016全球经济大预言
图、文/今周刊
动荡,恐将加剧。这是面对2016年必须要有的第一个心理准备。诺贝尔奖得主席勒说,你会不断看见令人失望的经济数字;信评机构穆迪示警:这将是充满惊吓的1年。(陶冬三大预言 明年经济弱成长)
引爆地壳动荡的火力,会在16年之初就迅速加温。关键,就是美国升息。
一般评估,美国联准会有60%的机率,会在12月中进行10年来的首度升息。不少声音认为,美国升息仅会以微幅、缓步的节奏进行。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接受本刊专访时也说:「历史上从未发生过零利率这么久的状况,因此,也没人能预料,一旦升息会发生什么事!」危机发生的机率,绝对存在。
最脆弱核心:新兴市场
以原油输出大国俄罗斯来说,明年展望恐怕还是很难乐观,主要原因在于:伊朗。
今年7月,参与伊朗核子问题谈判的6国正式协议,将解除对伊朗将近10年的贸易制裁。因此,伊朗正摩拳擦掌、准备夺回能源市场,对明年油价肯定是利空。委内瑞拉石油部长皮诺(Eulogio Del Pino)就预期,明年油价有可能跌破每桶30美元大关。
同时原物料大国巴西的挑战也很严峻。从石油、工业金属到「黄小玉」(黄豆、小麦、玉米),每一种巴西大量出口的产品,近年价格几乎都拦腰砍。出口惨跌之外,厂商裁员对内部经济的冲击也已浮现:在巴西,失业率已接近失控。官方统计显示,今年10月巴西失业率达7.9%,远超过14年同期的4.7%,全国失业人数更是14年新高。
最关心话题:中国减速
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画的头一年,可能也是全球最聚焦观察中国的1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未来5年,中国GDP平均年成长6.56%,对比其他大国,速度不算慢,但较往年大幅放缓,也是铁的事实。
「中国成长会放慢,但应不至于硬着陆。」富邦金控总经研究资深协理罗玮指出,今年下半年,中国民间消费转趋热络,加上政府推出涵盖7成新车款的减税方案,10月新车销售一口气比去年成长13%,整体来看,内需力道应能撑住经济成长。
身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感冒,让全世界跟着打喷嚏。最明显的例子是铜价。铜曾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连年大涨,08年最高涨到每吨8800美元,如今在4500美元左右,几乎从高点回档5成。其他包括镍、铁矿石等金属,价位同样直探低点,连带使得航运业面临一场生存之战。
最戏剧改革:安倍经济
相较于仍有政策空间的中国,日本处境似乎更加困难。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2、第3季,日本GDP较去年同期衰退0.7、0.8个百分点,已经符合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定义。
换句话说,自从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全力推动「安倍经济学」,试图用货币政策催出经济成长,如今看来政策效果不仅逐年递减,甚至适得其反。(选举到了,小心「富人乱政」!)
「安倍经济学算是失败了!」瑞士信贷日本首席经济学家白川浩道(Hiromichi Shirakawa)说。白川分析,由于日圆贬值、消费税增至8%,日本家庭的购买力,已被输入性通膨(进口品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膨)侵蚀。
最忧郁贵族:欧元地区
欧洲央行(ECB)打算全力一试,扩大QE范围。
12月3日,欧洲央行集会讨论利率,市场预期,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可能推出每月上看750亿欧元的购债及负利率计划,试图拉升通膨。由于美国联准会议息日程,紧接在欧洲央行后,一旦欧、美利率此降彼升,以目前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看好的程度,欧元不排除进一步下跌,今年原本呼声甚高、但始终未出现的「欧元、美元1比1」,届时有可能浮现。(看不上小钱 就存不了大钱)
最黑的天鹅:美国股市根据高盛证券的预估,美国标准普尔五百指数,在16年底的收盘会在2100点,这个指数,几乎就是目前的水准;换言之,高盛证券认为,未来一年的美国股市「不会涨」。
高盛预估,「当升息趋势确立之后,本益比必然降低。」因此即使升息代表企业盈余有向上成长机会,但股价的向上空间却难同步提升。然而,相对于其他论点,高盛对于美国金融市场的预估算是乐观的。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