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打破人性弱点 诺贝尔经济大师教你年赚18%

图、文/今周刊

10月9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内的露天广场贵宾区,除了芝加哥大学校长季默(Robert J. Zimmer),还有前印度央行总裁、IMF前首席经济学家,也是现任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院长拉詹(Madhav V. Rajan)等重量级人物

几分钟后,一位身着灰色西装白人男性缓缓现身全场观众起立掌声。他,就是刚刚成为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塞勒(Richard H. Thaler)。

传统经济理论是以「人类会用理性做出选择」为基础,塞勒则是努力证明「人类往往不够理性」,逐渐架构出一套在过去被视为「异端」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于是,塞勒也被称为「行为经济学之父」。他所提出的诸多理论,都直指一般人在投资理财时极难避免的人性谬误

举例来说,他提出「禀赋效应」,用来解释「人们会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当成宝」,衍生结果就是「明明是烂股票却高估其价值」;他用「过度自信」解释投资人会受到之前的获利经验影响,而莫名其妙地愿意置身于更高风险中;他用「处分效应」说明投资人通常会提早卖出赚钱的股票,而死抱着赔钱股票⋯⋯。

这些造成「卖盈保亏」、「愈摊愈平」、「一路追高」的投资人致命问题根源,在塞勒提出之后,其实也已陆续获得许多财务经济学者以实际数据证明,而你可能没有想到,我们身处的台股市场,正是学者们用来证明投资人谬误的主要场域之一,台湾投资人,也比你我想像中的还要更加「失控」!

追高杀低、买股当作买乐台股股民普遍存在「过度自信」

「从过去资料来看,台湾的股市散户,若非把投资当成娱乐,那么就是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问题。」巴柏(Brad Barber)对《今周刊》这么说。

他的研究发现,有高达84%的台股投资人,卖掉赚钱股票的速度比卖掉赔钱股票的速度更快,算是标准的「卖盈保亏」,让自己的资产组合陷入「小赚大赔」的陷阱

另一个类似的发现是,假设同时持有一档赚5%的股票与一档赔5%的股票,那么,「台湾投资人卖掉赚钱股票的机率,比卖掉赔钱股票的机率高出2倍。」

此外,他还从历史资料中意外发现台湾投资人的「赌性坚强」,「2002年乐透推出后,台湾股市周转率减少了22.6%,巧合的是,当时投入乐透的资金流量与股市损失的流量其实差不多。」

辅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许培基曾与交通大学财务金融所教授叶银华等人共同研究,发现台湾投资人在股市中实现获利的交易笔数,是实现损失的2.5倍,比美国投资人的1.5倍更多。但这并非意味台湾投资人「命中率」特高,而是平均而言,我们更倾向把赔钱股票抱在身上,反而把赚钱的股票卖掉,以求落袋为安。

洞悉投资人「不当行为」塞勒把人性的谬误变金矿

虽然曾公开宣称自己「一张股票都没有」,但塞勒与友人创办的「富勒与塞勒资产管理公司(Fuller & Thaler Asset Management)」,即使规模不大,但旗下两档共同基金表现却相当优异。(阅读全文…)

本文为精采摘要,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089期)。

你可能也会感兴趣》 投资股票感觉赚很慢?90%的人都少做「这件事」!  分散投资区域「不等于」分散风险!你也犯这个错吗?  股市新鲜人把握3原则 看图就能选股!  活用3存折 小资女年存百万  定存报酬率20%?投资新手最常遇到的5个「话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