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开放银行时代下,银行如何用大数据脱颖而出?
欧盟修订的第二号支付服务指令(PSD2)开创开放银行(Open Banking)的新纪元,台湾下半年也即将迈入开放银行第二阶段,过去属于各家银行的「客户帐户资讯」,如今是由消费者决定是否要提供给TSP业者,而消费者将有机会获得更多元创新的金融服务之际,银行也随之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不过国际上其实也不乏TSP业者透过外部资讯的串接与数据分析模型之应用,协助银行强化信用评估、提升行销精准度并且开拓新客源的案例,或许也可提供给台湾银行与TSP业者做为借鉴。
提升银行能力
在银行开放消费者帐户资料查询后,表示除了可利用内部资料进行信用评估,银行还能运用API串接掌握申请者在其他银行的帐户资讯,并根据TSP业者所建立的信用评分模型进行更全面性的评估。因此,开放银行第二阶段将能使银行从现有客户当中,以更丰富的资讯与数据来源做为信用评估的参考依据,进一步辨识出低信用风险、资金丰厚、高资金需求的客户,银行可进行更精准的核贷决策并降低信用风险。
评估新用户的准确率提升,能有效开发新客源与提高核贷机会。在竞争激烈且逐渐饱和的市场环境中,TSP业者还可以协助银行业者进一步扩大新客群。所谓的「信用小白」由于过去没有传统信用纪录,通常较不容易获得银行贷款额度,而在开放银行第二阶段下,申请者的其他银行帐户资讯可透过TSP业者的信用KPIs评估系统,将申请者的资料经由分类和数据分析,让银行能有更多有用的资讯和指标来进行「信用小白」的信用状况评估。从国外案例来看,银行核贷率将有机会上升12%,营业成本则可降低达30%,显示TSP业者所提供之服务将可协助银行降低人力与时间成本、提高核贷机会。
透过数据分析挖掘需求
对于银行业者来说,如何精准快速地找到目标客群、挖掘潜在商业机会,进而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是银行相当重要的课题。TSP业者可透过大数据分析与系统建置,快速辨认这些人眼无法立即辨识与判断的行为,加速挖掘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例如当数据分析显示用户近期在添购家具的花费上有所提升,TSP业者就可进一步推测客户可能有房屋修缮贷款之需求,进而将相关资讯提供给银行业者作为后续行销策略之拟定。而根据国外开放银行的实务显示,这种与交易资讯连动的行为预测所促成的转换率,是进行行销推广活动的高达三倍之多。
总而言之,从国际间推动开放银行的经验来看,银行并不单单只是冒着营运风险和资安疑虑,单向地将资料释出给TSP业者而已,TSP业者也可利用丰富数据源的信用评估,强化银行对优质客户的辨识程度、扩大服务客群,消费者也因此更容易取得银行贷款或相关服务、达成金管会「普惠金融」之愿景,在台湾金融业面对纯网银、金融科技业者等竞争对手相继加入战局之际,创造银行与TSP业者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