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锁国与倭寇 19世纪相克的开始

《日中关系1500年:从朝贡、勘合到互市,政冷经热交错影响下的东亚历史》。(麦田出版提供)

编者按自隋唐到近代,解读日本如何从接受中国文化到疏离中国社会。理解东亚局势,探索中国为何反日,日本又为何厌中?借由冈本隆司所着《日中关系1500年》可理解在漫长的中日关系史中,「政冷经热」其实是一贯的主题。这种政治与经济的不协调,已经是历史性的构造了。这样的构造源自于「近世」之后中、日各自的社会构成,现在也仍然持续着。二○一五年出现的「爆买」现象,其实就是「政冷经热」的一种变体。

为什么中国不希望日本人到中国呢?自然是明代的「倭寇」之弊的关系,而且,清朝在平定郑氏政权时,也吃了不少苦头。万一日本人来了,再现「倭寇」那样的海上威胁,并且与中国沿海一带的人串通,恐怕就会出现扰乱国境的事态。

在清朝的眼中,日本和西洋诸国一样,也是「互市」国家之一。日本与西洋诸国不同的,除了语言与距离外,还有两点。这两点成为以后分歧的根源。

中日修好条规

首先,到了十八世纪,西洋诸国都在快速增加与外国的贸易活动,借此提高自己的存在感。相较之下,日本却在这个时候采取了「锁国」政策,商品输出输入的贸易活动锐减。因此,试图建立关系的主观与客观利益,在当时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与西洋诸国纷纷去中国做贸易的情形相比较,日本的贸易活动非常少,只有有限的中国商人能在长崎上岸,与日本进行贸易。所以对当时的中国而言,遥远西洋诸国的模样是清晰的,近邻日本的相貌反而模糊不清。

反正,自古以来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就是单方面的。不说很久以前的遣唐使时代,从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的中日贸易活动也是一样的,日本只是输入中国的产物,却没有产物输出到中国。讯息情报的流通也一样。透过「唐船风说书」与琉球,中国的事情传入日本,但日本的事情却没有传入中国。这也可以说是单方面贸易的状态。日本那么清楚中国的事情,但中国对日本的了解却不多,质与量都不能相比。

一般知识分子对海外的关心度原本就低,而且清朝政府也没有希望日本人到中国的想法,所以日本的「锁国」正如中国所愿。为什么中国不希望日本人到中国呢?自然是明代的「倭寇」之弊的关系,而且,清朝在平定郑氏政权时,也吃了不少苦头。万一日本人来了,再现「倭寇」那样的海上威胁,并且与中国沿海一带的人串通,恐怕就会出现扰乱国境的事态。当时治理沿海一带的地方大官,时不时便向朝廷上奏,必须注意警戒这类的事端。

从此看来,即使到了十八世纪,中国对日本与日本人,仍然抱持着十六世纪时的想法,认为日本与日本人是「倭寇」。没有看到实际情况的日本,也几乎不了解事实上的日本,日本也就永远被固定在「倭寇」的形象上,于是中国一直保持着不信任感与警戒心,将日本视为军事威胁的思考模式,已经固定了。

尽管如此,当时的日本处于「锁国」状态,和外界没有实际上的接触,所以也不会犯下什么大问题。因此,到了江户时代,中国与日本之间维持着和平的关系。但是,在「西洋的冲击」下,和平的关系变得无以为继。直接了当地说吧!中国并没有因为「西洋的冲击」而改变,但日本改变了,所以中日的关系当然也会因此而改变。因为少有贸易往来,所以经济关系冷淡,中国对日本的「倭寇」印象又根深蒂固。这些都成为日后中日关系的前提。我们就在这个前提下,继续追踪中日的关系吧!

明治时期的日本,与以前没有政治关系的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了。在此之前,日本民间早就与中国有新的交流。日本结束「锁国」,走向「开国」后,欧美商社在日本进行贸易时,会把在中国雇用的华人带到日本,增加了在日本的华侨人口。此外,日本因为维新运动,政治制度变了,为了因应这个变化,当然有必要建立新的关系。一八七○年,明治政府派遣以柳原前光为代表的使节团到天津,交涉与中国缔结条约的事宜。这原本就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不是日本与中国之间不能避免的悬案。

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与西洋诸国修改条约。但日本的想法是:若能在与西洋诸国修改条约前,先和中国朝廷建立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会更有利。而且,若能与中国合作的话,就更好了。

至于清朝方面的想法,就如同前述。不过,要与中国缔结条约,必须先注意到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就是当时中国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

李鸿章正值四十八岁壮年,因为平定内乱而崭露头角,除了在朝廷做到高位外,还握有当时清朝最强大的军队──淮军,拥有庞大的势力。清朝的直隶总督是管理北京周围治安的最高领导者;北洋大臣则是负责北方沿海对外关系的大官,驻在天津。

柳原前光使节团到天津时,正好是李鸿章被任命为北洋大臣,驻在天津。这是李鸿章与日本命运的邂逅。李鸿章不仅平定内乱,也与外国进行交涉,除了是清朝的能臣,同时也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实务家。李鸿章很早就注意到日本了,他可以说是当时清朝的官场、精英知识分子中的知日人士,对日本幕府末期的维新与西洋化、近代化的成果,有很高的评价。

正因为李鸿章知日,所以对日本抱着很大的警戒之心。李鸿章曾经表示:现在可以发动船舰,也可以制造榴弹砲来使用了。现在的日本就是明代的倭寇。对清朝来说,日本有新的西化成果与旧的「倭寇」形象,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既然有此认知,中国就一定要有一个相应的方针。日本因为是「近邻」,又有「自强」的本事,可能成为中国军事上的威胁,所以必不能让日本变成向敌人。

李鸿章认为:日本既然来中国要求缔结条约,那么「笼络日本的话,或许可以让日本与中国站在同一条阵线上;但若拒绝日本的请求,日本一定会成为中国的敌人」。即使是暴虐无比的西洋诸国,只要遵守条约,就不会任意采取行动。所以说,正在模仿西方的日本如果缔结了条约,应该就不会把前面说的威胁化为实际行动。

方针获得清朝政府同意的李鸿章拥有卓越的谈判能力。隔年七月,李鸿章与伊达宗城、柳原前光等人谈判,直接驳回日方准备的草案,使用自己准备的草案。就这样,一八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中日修好条规成立。

朝鲜是「属国」

中国与日本的第一个条约不同于与欧美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也没有片面的最惠国待遇条款,但有互相承认领事裁判权等对等的条款。不过,仔细看的话,还是可以看见李鸿章与清朝隐藏的目的。

第一条中有这样的条文。

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