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效应」发酵 日本民泊新法影响了台湾人投资旅游

文/特约撰述福泽

2017年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的一年,从AirBnB, UBER, ofo等等,可以想到的共享经济模式,在全球风风火火的燃烧展开。这样的「共享模式」对于一向保守谨慎的日本来说,也不得不调整他们的因应策略,其中最大的冲击,就是日本的观光住房。根据日本观光厅2017年的报告,直到2020年东京奥运,日本的观光住房缺肪量大约在13,000间左右,这可以从最近一直在大兴土木兴建高级旅馆看得出来。

但是即便是加速兴建旅馆,也没有办法满足所有住客的需求,于是日本政府总算愿意面对AirBnB的共享经济模式,重新制定了「民泊新法」。民泊新法有几个重点经营民泊必须要事前申请、经营日一年不得超过180天、如果属于大楼集体住宅,必须获得居委会的同意才得以经营,这些条件的出炉,对于许多想要在日本买不动产经营民宿华人来说,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除此之外,日本的许多地方自治体动作频传。像是在日本总共有144个地方自治体中,就有45个自治体表示会针对「民泊新法」制定更严格的限制。例如在京都内的大田区已经规定一些专用住宅区以及工业区常年不得经营民泊,中央区目黑区以及涩谷区只有在例假日才准许经营民泊。而在关西兵库县尼崎市以及神户市,也已经规划出住宅专用区以及学校附近不得经营民泊的自治体规范条例

这些住民以及自治体的反对声浪就是现在被称为「邻避效应」的延伸。所谓「邻避(NIMBY)Not In My Back Yard」简单的说就是我不反对你要为了公共利益做这些事,但是不要放在我家后院。毕竟当日本政府高揭观光复兴的大旗访日签证的宽松也让日本许多观光地大喊吃不消,大量涌入的观光客,造成当地住民的生活品质下降,噪音垃圾以及文化冲突,使得日本这项「邻避效应」越来越发酵。

现在除了大都会区之外,连美观地区北海道以及冲绳也都计划制定相关的自治条例,大幅限制民泊的浮滥,甚至像是京都市还计划发行「旅客证」,让住在京都市民泊的旅客们随身携带,而且被要求要参加地方的各项活动

日本国内这些针对民泊的限制,也已经在经常前往日本旅游的港澳台旅客中有了影响,最近已经有一些订了日本民宿的旅客被通知退订,原因是民宿必须重新送件申请。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就是许多计划到日本置产同时利用不动产经营民宿投资,除了目前日本大都会区的房价已经偏高之外,这些自治体的民宿条例中,有些还会规定屋主必须要跟住客同住,或是在住屋一公里内必须要有二十四小时待命管理员,以防万一发生任何问题可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