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朴正熙成名的白马山战役 与反共义士谷中蛟

1950年6月爆发的韩战,成了确定东亚格局的关键战争。(图/pinterest)

导言:【今年是韩战、韩半岛战争75周年,大陆方面称其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场战争对北南两韩都意义重大,因此都有纪念活动。至于在这场战争中,名义助战,实为主战的中国大陆,自然也有一些政治型的纪念与宣扬。虽然大陆方面认为,这场战争实在扬眉吐气,志愿军竟能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打了个平手,但是在战争期间与战争后期,1万4千名被联合国军所俘获的战俘居然不愿归国,并坚持前往台湾,这就显得相当尴尬,宣传单位只好用各种不真实的政治口水战来贬低他们日后的人生。其中在白马战役爆发前,将中共志愿军的意图与动向,完全告知南韩守军的原政治教员谷中蛟,就特别令中共方面愤怒,在中国大陆官宣当中,所有描述白马山战役时,都提及到谷中蛟的阵前投诚,而且言语之间都读的出那种恨之入骨、咬牙切齿之劲。

大陆方面提到的谷中蛟是:「谷中蛟认为自己为韩军立了功,于是摇尾乞怜,请求成为一名韩国人。但韩军看不起这个软骨头,不仅拒绝了他还把他送到台湾去了,失去了利用价值的谷中蛟在台湾过得相当郁闷,1973病死,结束了自己可耻的一生。」

但实际上,谷中蛟是湖南人,从语言与文化归属上,都与台湾较接近,因此他是主动选择前往台湾,他1971年在台湾成家,婚后育有2男一女,直到2008年才过世,比大陆方面说的多活35年。虽然生活确实不算大富大贵,但比起当年坚持回大陆的中共志愿军,在返乡后却遭受一连串的整肃、批斗与几十年遭到群众的社会否定与隔绝,日子绝对算的上愉快与自由的多。】

1950年10月25日,也就是韩战爆发的3个月之后,刚晋升为中校的朴正熙,被任命为驻扎在大田的南韩第9师参谋长。由于朴正熙在战场上表现相当出色,到1951年4月15日就晋升上校。之后,第9师部调至江原道铁原西北大约10多公里处的白马山一带驻扎。

江原道(강원도)位于朝鲜半岛中东部,是朝鲜历史上的八道之一。所谓的「道」,就等于中国的「省」,由于江原道横跨38度线,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分治,江原道也被一分为二,而白马山的南面当时就是通往南韩首都汉城(今名为「首尔」)的军事补给线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1952年10月3日,一名隶属于中共自愿军,第38军(时任军长为江拥辉)第114师第340团第3营第7连的副排长兼文化教员-谷中蛟(注1)向防守于白马山的南韩第9师投诚,他向韩方泄漏了中共即将攻击白马山的情报,并得到韩军方面的相信,韩军很快加强了白马山的战备。

果然如谷中蛟所说,1952年10月6日清晨6点,中共志愿军的王牌部队-被誉为「万岁军」的第38军以114师340团,以2个营兵力,并动用近300门的火砲向驻扎在白马山的南韩第9师第30团第2营防守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南韩第9师则在美军空军和砲兵的支援下,对中共第38军发动全面反攻,当时白马山除了驻有南韩第9师之外,还有一个法国步兵营布防于白马山的281高地

虽然中共志愿军有备而来,但得到情报的韩国守军也是严阵以待,于是将近10天的战斗中,白马山竟然24次易手,可见其激烈。这也使得原本只是营级攻防的战斗,逐步升级到团、师级的大规模战役。

据考证,这场战役中,中共第38军最终投入了4个团(注2),兵力多达15,000人;而南韩第9师相也陆续投入4个步兵团(注3),包括补充兵力在内,人数也高达18,000人。双方的损失都相当惨重,其中中共军队伤亡高达6,700余人(此为中共说法,南韩与美国的纪录则是14,322人)、南韩方面也付出了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中共方面的记录则是役韩国损失为9,400余人),由于久攻不下,志愿军第38军决定主动撤出白马山,结束了这场战役。

白马山没有丢失,因此该役成为南韩军队在韩战爆发以来,首次打败中共志愿军的光荣记录,而第9师也因此赢得了「白马师」的封号,不但获颁纪念此役的白马图案荣誉徽章,「白马师」从此成为南韩陆军的荣誉部队,而这场战役的胜利,也替担任师参谋长朴正熙的未来仕途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韩国战争片太极旗:生死兄弟」,参考的就是韩国守军参与的白马山战役。(图/Kang Je-Kyu Film Co. Ltd.)

2004年底,由南韩导演姜帝圭(KANG Je-gyu)执导,著名影星张东健元斌等人主演的战争电影《太极旗飘扬:生死有情》,主要的战役背景就是取材自这场惨烈的「白马山战役」(백마고지 전투;英文:Battle of Whitehorse Hill)。

另一方面,参与此战的中共第38军,则于白马山战役结束4个月后,被撤换到后方休整并担任预备队,直到1953年签订停火协订后才调回中国大陆,因此此战遂成为第38军在朝鲜的最后一战,回到大陆的第38军便长期卫戍于北京一地。

由于白马山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因此美军转而发动「三角高地战役」(为美军「摊牌行动」(Operation Showdown)的一部份,即大陆俗称的「上甘岭战役」)来减轻白马山的防御压力,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与大陆的记录不同,在韩国网站上关于「白马山战役」的纪录是:当时一个志愿军中校(就是谷中蛟先生,实际上应为少尉准尉)在投诚后,向韩方透漏重要情报「中共志愿军将在10月4日至6日期间打开蓬莱湖大坝的水闸来切断韩军的后方补给线,之后攻击并夺取白马山高地。」

(本文得到军史研究者贾忠伟先生的许可刊载,在此铭谢拜首。)

附注:

(注1)别名:谷永炼,1949年6月被征招到解放军第三十八军、10月进入南方中央

军事政治训练学校接受政治训练、1950年5月毕业并分发第三十八军第114师第340团

第3营第7连。参见--《战俘审讯报告 KT3831号》──谷中蛟

(http://lightmaha.blogspot.com/2005/02/kt3831.html?m=1)。

(注2)第334、339、340、342等四个团,二战时期旧陆军团的编制约等于现在的旅。

(注3)第28、29、30、51等四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