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院的飨宴

林士清

全国台联中国作家协会的安排下,驱车前往北京朝阳区东郊八里庄,于鲁迅文学院举办一场「当代大陆青年文学创作网络文学」之讲座,主讲者是著名文学评论家白描,其从网络新兴技术和改革开放后等科技与环境的转变轨迹中,探讨八零后世代所产生对文学本质演化的现象,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兴起对传统文学悄悄上演一场革命性冲击。依笔者浅见当代文学所呈现形式虽出现新旧文学之论战,但文学发展本身即与时代特性息息相关,当中国大陆最具权威的鲁迅文学奖亦增设「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看似危机,亦为转机,文学不会因为呈现方式而对本质造成彻底的改变,关键在于文学家是否能酝酿开放心灵空间,清晰地透过文学来表达其意涵

早在讲座之前,院方先是安排了一场校园巡礼,导览人员表示许多建筑物是近十年来新建,鲁院的发展历史亦有所谓的前世今生。鲁迅文学院前身是中央文学研究所,早在中共建政之初,纷纷成立戏剧、音乐及美术等学院,却独缺文学院,即有一批来自延安的革命作家的奔波下,邀集当时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在北京鼓楼东大街四合院里,宣告中央文学研究所成立,但成立后也是几经波折,终在84年改名为鲁迅文学院,兴建自己的校舍大楼,承担孕育文学评论家、编辑家及翻译家的重责大任。不少新锐文学家皆是从鲁迅文学院所培养出线,鲁院替有志文学为己任者开班授课,甚至还开办邀集少数民族之青年作家之研习班,近年亦设立函授课程,鲁院可谓中国作家协会培训基地

如何客观地评价鲁迅是个难题,有些文学家质疑鲁迅是否能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代表,尤其鲁迅在政治的左倾和反右,台湾岛内备受压抑;鲁迅在文学的激进与批判,在文学上饶富争议。上述的背景知识让我在鲁院教学大楼驻足许久,因目睹在鲁迅铜像刻着其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鲁迅在中国大陆有着极高的评价,大陆的中小学课本收录许多鲁迅的文章,甚至一些文人评价鲁迅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毛泽东曾经大力赞扬鲁迅的骨头最硬,臧克家在纪念鲁迅的新诗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者」。鲁院教学大楼也不只是鲁迅铜像,一楼大厅依旧装置许多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的浮雕,放眼望去,男性居多。

北京、上海及厦门鲁迅故居皆为热门观光景点,鲁迅在中国大陆民间有莫大的影响力,前两年在大陆盛行的连续剧「奋斗」可窥探一二,其剧情演到主角群因餐厅喝酒滋事被送至警局公安还没进行笔录审问,就先大力斥责:「是谁打碎鲁迅的铜像?」职此,无论是为中国改革的猛士或充满理想的青年,抑或鲁迅所想打倒的敌人,笔者对鲁迅欣赏在于他诉求之文章内涵,能激起写作目标群内心的激荡与愤怒。一位作家朋友就和笔者开了个玩笑:你觉得鲁迅若是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他会如何评价纪念二十世纪的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

●作者林士清,台湾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ETtoday新闻云》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