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呼唤品质化升级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再现火爆景象,2.3亿人次奔赴国内各地游历山川,各景区人满为患。可以看到,我国旅游业在疫情过后展现出强大的修复能力,旅游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市场逐渐恢复生机。与此同时,假日旅游的火热也再现了旅游市场的“候鸟”特征,拥挤、排队、堵车、涨价等现象重新回归,热门景点“扎堆出行”严重影响出行体验,旅游市场秩序监管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下面临新的难题。
“五一”小长假的火热,是旅游需求得到释放的结果,同时也凸显了旅游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热门景点因客流增多涨价严重,部分酒店住宿业尚未完全恢复,优质特色产品相对不足。可以看到,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将各地景区在价格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和服务、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水准更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危机和考验下,只有迅速适应变化、优化管理,拥有更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才能在大量旅游需求到来之际经受住考验,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今天,不仅人们的出游数量大幅增长,旅游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特点也更为凸显。消费需求的升级更加呼唤旅游市场的品质化供给。今年“五一”假期,不少地区推出各类主题夜游、文化活动,红色旅游+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新产品备受欢迎,通过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拓展消费空间,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不少游客选择了中西部地区、小镇乡村游等错峰出行目的地,以休闲度假的旅行方式避开拥挤的传统景点,成为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转型升级,对旅游业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重新腾飞的重要机遇。疫情防控,对景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消费市场的变化,要求创新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推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跟上时代的脚步。在管理创新方面,游客对于提升旅游治理和旅游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五一”假期不少地方通过科技手段加强信息化管理,精准管理客流。面向未来,各地景区必须跟进基础配套、强化管理体系,才能提升应对各类问题的能力,包括增加志愿者导览服务、应急救助设施、增设服务窗口等。在产品创新方面,各地政府、旅行社和企业要保持创新动力,以全域旅游、“旅游+”的战略思路加大旅游新业态建设,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增加绿色元素,推出独具特色文化和个性的旅游产品,设计特色精品线路,推广旅游个性化定制模式,从而满足旅游消费者日渐多样化的需求。
在旅游业不断回暖的今天,危机过后的机遇也即将到来。质量方面的提升,能为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大浪淘沙的机制下,在疫情的考验下,市场主体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优胜劣汰,只有在竞争中不断提升实力,坚持走品质化、创新式发展路径,摆脱曾经粗放式、同质化的旧思路,布局细分市场,才能在新消费时代脱颖而出,我国旅游业也将在市场主体良性竞争的推动下迎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