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庆生》新疆棉事件 大陆为何高调反制

新疆棉风暴持续延烧,继大陆网民抵制H&M之后,北京宣布制裁英国9名公民与4间机构。(图/中新社)

美中2加2阿拉斯加会晤以互呛式开场震惊世人,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16分钟的强硬讲话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社会的反应尤其强烈,「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的「金句」甚至被制成T衫上架贩售

阿拉斯加会晤后,中国对外姿态全面转趋强硬的迹象。3月22日,欧盟外长以侵犯新疆穆斯林少数民族人权为由,对4名中国官员及1实体祭出制裁。中国迅速反制,宣布反制裁欧洲10人和4实体,包括多名欧洲议会议员、智库学者

不仅如此,3月2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首度发表《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就种族主义、贫富不均与应对新冠疫情失策提出质疑。批评美国「不仅自身疫情失控,而且与之相伴的还有政治失序、种族冲突、社会撕裂」。

几乎是同一时间,中国官媒将去年10月,瑞典服装品牌H&M因「人权问题」将不会采用来自新疆产品或原材料的官网声明翻了出来,强调「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使坏,该掂量掂量了」,因而引发中国网友抵制,各电商网站纷纷将其商品下架。

这是刻意行动。去年10月的事为何当时不讲,现在才说?这显示中国应对美国的激烈竞争已开始转守为攻,从外交价值观、商务等领域全面反击。然而,强硬姿态固然会得到民族主义的欢呼,却可能遭到反作用力的伤害。欧洲议会已宣布取消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审议,多国还召见中国大使抗议。欧洲即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外交上的战略错误,可能将原本在美中竞争中不愿选边的欧洲推向华盛顿。

中国是否战略错误,要看事态的可能演变。我们先梳理这一轮美中的战略互动。

3月22日,林布肯出访欧洲,欧盟、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纽西兰即同时以人权为由,宣布对新疆官员实施制裁或谴责。对美国来说,这或许就是拜登所谓「联合盟邦抗中」的起手式。中国第一时间即宣布对欧盟反制裁,显然也是一张准备已久的牌,等欧盟出手就立刻回击。

不过这张牌大了些,出乎欧洲人意料之外。对欧盟来说,制裁新疆官员只是个酝酿已久的「象征性举动」。

欧盟去年底通过「全球人权制裁机制」(global human rights sanctions regime),即所谓欧洲版《马格尼茨基法案》(Magnitsky Act),当时即宣布,首批制裁名单将于2021年第一季结束前落实。因而制裁名单除了中国新疆官员外还包括俄罗斯、缅甸等国的侵害人权者。宣布时机只是配合美国国务卿的到访,一方面给拜登政府面子制造抗中业绩,二方面也不致失去自主性,堪称两全其美。

不过对中国来说,这就是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美国与欧盟凭什么自订规则对其他国家指指点点,当「人权教师爷」?杨洁篪16分钟的讲话很清楚,中国遵循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一小部分国家所倡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只是这么大动作反制,难道中国真不怕得罪欧洲?让欧盟原本配合演出的操作变成玩真的?或许正相反,中国就是担心此时不强硬表态,欧盟在美国持续施压下真的加入美国阵线联合抗中,或者人权议题持续发酵,让新疆棉业受到真正伤害。

战略分析要从理论与逻辑切入,不能只看文献或表象。就理论来说,美国与欧盟虽然都强调「价值观」外交,但国际关系教科书讲得很清楚,国际行为本质是现实主义,而不是理想主义。简单来说,就是操作胡萝卜棒子,以利诱或威胁驱动对手。

记得美国最初发动全球封杀华为5G的时候,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在内原本都拒绝,但美国不断施压,对英国甚至威胁将取消F-35部署,并将英国排除于「五眼联盟」的情报分享之外。当时中国并没有采取足够行动反施压或提供胡萝卜利诱,结果英国挡不住美国压力,不仅接受排除华为,中英关系还因香港问题而迅速恶化,彻底颠覆原本号称的「黄金时代」。

然而,拜登不是说「美国回来了」,难道还会像川普一样施压盟邦吗?

很遗憾,是的。政党虽轮替,美国的利益不变。这次布林肯欧洲行仍然和前川普政府一样施压德国,要求停止俄罗斯输往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专案,并表示不排除对德国采取制裁措施。因为美国担心输气管道完工后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过高,还影响美国页岩油在欧洲的销售前景。虽然这段长达1,230公里的输气管线已完成90%,美国仍坚持德国撤销。

对美国来说,盟邦就好像交响乐团,美国回来是当指挥,欧盟要配合演出才能应付中国与俄罗斯所带来的威胁。3月24日布林肯在布鲁塞尔的演说,虽然表示美国不会强迫盟邦选边站,盟友可以在行得通的情况下与中国合作,但他提到的例子是气候变迁

因此,中国高调的反制裁,将可提供欧洲国家拒绝美国的借口。中国这次传递的讯息很明确:配合美国制裁中国,就要付出代价。因而当一项联合行动符合美国利益但不符合欧洲时,「中国将反制」或许可以成为欧洲讨价还价的筹码。

至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停止审议,中国或许不会那么担心。因为如果这协议符合欧洲产业界利益,欧洲业者自然会发动游说。中国去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今年前两个月累计再年增34.24%。强大的市场吸引力是中国自信的来源。

其次,中国这次在新疆人权议题上借题发挥,高调反制,有部分理由是新疆人权其实并不是中国真正的弱点。

新疆并不是限制旅行的地区,政策上反而是发展观光,欢迎旅游,包括外国人。2019年新疆接待中外游客2亿多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400亿元人民币。网路上有许多新疆美食、旅游甚至机械采棉视频。也有长住中国的西方人拍视频批驳西方媒体的偏见。中国演艺圈很红的「新疆四美」都是维吾尔族。中国人民的新疆经验,并不是美国指控的「种族灭绝」或血汗棉花。

因此,中国社会主流观点会认为,美国指控新疆人权、打压新疆棉业,只是遏制中国崛起的借口,就好像以国家安全打压华为、中芯国际、小米、大疆…等中国高科技企业一样,就是不想让中国人过更好的日子。这种感觉随着美中竞争激烈而愈趋强烈。这是为何杨洁篪的强硬讲话会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大反响,也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会说:「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原因。

这也就是说,如果美国竞争战略的目标,是要区分中国与中共,让中国人民反对中共领导,那么在新疆人权议题上的操作效果,是恰恰相反。中国当然要抓住这机会,高调反制。除非美国竞争对象是概念上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整个中国,不过这可能会让美国反亚裔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否则,战略错误的可能是美国这一边。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