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新疆棉事件 陆龙头运动品牌受惠
近日的新疆棉花事件效应持续扩散,除了众多大陆消费者相继抵制外商运动品牌,其中包括在大陆境内市占率为第一和第二的国际品牌,还有许多知名人士以具体行动支持本土知名的运动品牌。再加上如今的体育产业已成为大陆战略级的扶持项目,这将有利大陆体育市场延续高速增长。预期在这股抵制外货的气氛下,大陆的龙头运动品牌,可望成为主要受惠者。
在新疆棉花事件发生后第一时刻,大陆境内的确激发出对国货品牌热情,大陆的本土体育龙头企业,例如李宁和安踏体育等企业立刻受到关注,股票亦受到市场资金追捧,带动股价走扬。
而根据麦肯锡与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WFSGI)研究显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体育用品市场市值衰退7%降至3,460亿美元,是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衰退;其中仅大陆是唯一例外;且自2015~2019年,大陆体育用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6.5%,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这主要得力于官方政策扶持,及庞大内需市场支撑。
大陆国务院在2014年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确立对体育产业扶持的立场,刻意将竞技体育导引向大众体育转型,并打开体育产业市场化机制,以及设立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人民币(下同)5兆元、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人数达5亿人的政策目标。在后续一连串政策推出下,因政策引导而带动产业机制改变,有效解锁庞大的内需市场,提供体育用品产业高速增长的环境。
除政策加持外,庞大内需市场则是助力大陆运动产业站稳的另一只脚。
根据大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为32,189元,消费升级趋势将带动消费观念从满足基础需求,朝向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转变。如今再加上政府政策积极提振国内消费市场,以此支撑经济增长的态势下,市场普遍预期大陆体育用品市场有机会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不仅如此,大陆2022年将有多场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将登场,包括冬季奥运会、亚运会,及田径和羽毛球等重要赛事。其实大陆在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后,快速打开了民众的运动风气,奠定全民健身的基础。如今又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严重的疫情下,民众进一步感受运动健身的重要性,都可望进一步带动体育用品的发展。
大陆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在消费升级趋势下,目前消费者更重视产品的功能性与品牌价值。以运动鞋为例,目前运动鞋市场相当讲究具备科技特色,若再搭配品牌价值,才能更受市场欢迎。至于运动服方面,也许科技壁垒不像运动鞋那么高,但却需要能够抓住时尚潮流,因此如何有效营销,都将考验企业的能力。
正因为当前大陆消费者对高科技感、丰富的营销资源,及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要求,成为各企业能否脱颖而出的壁垒。这些壁垒将提高企业的竞争门槛,反而有利大陆体育龙头品牌的扩展,出现大者恒大的态势;如今又加上国内发起抵御国外体育用品的气氛下,国内的体育龙头品牌可望成为主要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