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无限想像需求 在家带孩子也可以很「松散」
▲新北市府开放小学幼儿园预约参观资料照。(图为示意图,与本文无关/新北市府提供)文/赖莳缘近年,幼儿教育被发现,生活与教学都应该是很松散的。不是放任不管的散沙,是反学科的制式课表;不是懒散的教材堆叠,是很自主的选择与发现自我;不是刻意安排成就甚么单元目标或教案,是随机运用的培养出带着走的能力。幼儿园正推广的学习区型态就是松散区,可分为室内和户外游戏场。所进行的教学模式称为松散活动设计(loose parts),也有人称之为Invitaion to play(游戏邀请)。由孩子自己挑选松散素材(loose parts/materials),包括自然界的、人为加工合成的物件,放入自己的分类盘内,接着在自己选择的平面板子(不限材质、不限大小)上,摆放松散素材进行敲敲打打、揉揉捏捏、拼拼贴贴、穿针引线各种创作,即便是天马行空,也将是一件件与众不同的艺术品!松散素材强调环保、随手可得、可以自由发挥、随意移动、任意组合、重新设计、不多花费金钱、与众不同。例如大自然界的花、叶、枝干、种子、果实、树皮;日常的瓶瓶罐罐盖盖、钮扣、锅碗瓢盆碟、饰品、小零件等等。这样的教材有几个优点:一、可以提高游戏层次:有别于统一采购的积木、绘本、益智教具、游戏器材,松散教材增加了学生的想像空间,也多了融入作品中角色扮演的功能。二、可以就地取材、随取随用:高方便性、高实用性、高经济性。三、如此素材深具丰富与多样性的呈现,满足小孩的无限想像需求。四、松散素材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材料组合,让活动可以多种形式进行,高度的变化性,很适合活泼好动的幼儿。五、由于可就地与近身取得松散素材,所以非常符合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松散并非没有用处或没有组织性的教学,更别误解是老师怠惰的借口。有别于制式的课程教学,这种注重个别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反而是更辛苦的,但却又是让师生最能获得成就感,绝不是拼命教读写算所可比拟的。对学龄前孩子来说,游戏与学习是一体两面,有研究指出:儿童的创意及再创造能力,是与游戏素材的种类及数量成正比。如果爸妈在家中,也能同样善用这类素材,为孩子布置适合的环境,鼓励他自由探索、建构自己的游戏,将有助于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以获取各种能力。
★赖莳缘,自由写作者,拥有3名子女、3名内外孙,因为嫁给姓林的老公,所以在脸书开了一家「林组」嬷安亲班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NEWS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