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讲「体感温度」,但到底是什么?

新竹五峰山上民宿雪景,美得像幅画。(图/山上人家森林农场授权提供)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相信有许多民众已经感受到这两日「霸王寒流」的威力了,这波大陆冷气团持续发威96小时体感温度0°C以下,台湾各地山区皆有下雪的现象,让民众非常兴奋。但到底什么是「体感温度」?

气象上的气温通常是指温度计所量测距地面1.25至2.00公尺间,通风良好且不受太阳直达辐射影响大气温度,而「体感温度」顾名思义就是「反映人体对于气温的感受」,所以气温和体感温度并非绝对相等,当体感温度大于气温时,代表环境使人体感受到较高的温度;体感温度低于气温时,则会使人体感受到较低的温度,当然直接日照也会使体感温度增加。人体对气温的感受主要是来自皮肤感觉

体感温度会因不同的湿度风速、直接日照和人体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等而不同。若是日照量变动较大,而人体代谢率也因人而异,所以较难以定量方式计算。例如湿度越高时,人体皮肤表层散热不易,会感受到较实际气温还要高的温度;而风速较强时,会加速人体皮肤表层的散热,使感受的温度较实际气温还低。

气象局考量台湾各地区域气象要素变化复杂,因此体感温度预报范围包括县市乡镇客庄原乡、森林游乐区地区3日内逐3小时的体感温度预报,以及一周最高、最低体感温度的预报资讯,以供民众了解环境影响人体感受温度的变化情况

►►分享你的冷冷寒冬→→【雪景大募集 上传你拍到的冰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