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离重返伊核协议还有多远

伊朗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延长监测活动协议的第二天,伊朗核问题第五轮谈判5月2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启动。第一天的会谈之后,美伊双方谈判代表均表示“谈判气氛积极”,伊朗首席谈判代表阿巴斯·阿拉格齐甚至透露,希望能在未来几天达成最终解决方案

美伊是否真的正在接近达成协议的谈判终点?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伊朗将于6月18日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美国拜登政府若想抢在伊朗保守强硬派卷土重来之前重返伊核协议、阻止伊朗“去美元化”,那么留给美国的时间和空间都已不多了。

第五轮谈判可能是最后一轮

“在维也纳举行会谈的目的,是促使美国返回伊核协议,并确保各方充分和有效执行该协议。”当地时间5月25日,欧盟谈判代表团发言人艾伦·马顿在结束第一天谈判后向媒体表示,伊核协议第五轮谈判的目的是为达成协议找到共识。

美伊间接谈判始于4月初的奥地利维也纳,由欧盟及2015年伊核协议其余签署方共同进行调解。谈判核心仍集中在两个焦点上:伊朗承诺采取步骤限制核计划;美国、欧洲和联合国解除对伊制裁

对于第五轮谈判的前景,美伊双方5月25日均释放了较积极的信号。白宫发言人珍·普萨基说,美国在维也纳与伊朗进行第五轮间接谈判,表明外交努力取得了进展。伊朗首席谈判代表阿巴斯·阿拉格齐也表示,前四轮维也纳谈判取得了相对进展,希望能在未来几天达成最终解决方案。

为进一步创造谈判气氛,伊朗近期主动释放善意。目前伊朗有18个核设施和其他9个地点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监督之下,但监测核活动协议已于5月23日到期。就在外界担心此事生变之际,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特使5月24日表示,伊朗已通知该机构决定将监督协议延长一个月至6月2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24日对伊方决定表示了欢迎。

不过,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哈蒂布扎德25日提醒说:“延长协议是一个不会永远存在的机会,美国应该抓住这一机会。”一位匿名伊朗高级官员也向路透社表示,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同意延长监督协议时限,是希望美国取消对伊制裁,“这是最好的积极时机”。

同样对谈判前景感到乐观的还有俄罗斯中东地区国家。中东地区一位外交官25日向路透社透露,有参与核谈判的西方官员称,“本周将在维也纳宣布一项协议,阐明伊朗和美国为取得进展所作的承诺”。 俄罗斯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25日也说,与伊朗的第五轮谈判可能是最后一轮。

谈判形势与伊朗大选密切相关

美伊双方之所以对维也纳第五轮谈判都寄予厚望,与伊朗将于6月18日举行的第十三届总统大选密切相关。

2013年,以温和务实著称的鲁哈尼获改革派支持上台,之后他致力于与国际社会对话,改善伊朗与美欧的关系,并在2015年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历史性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这也助他在2017年成功连任总统。但美国特朗普政府2018年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和追加对伊朗制裁,以鲁哈尼为代表的伊朗温和改革派受到了国内强硬保守派猛烈攻击,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伊核协议的态度也发生变化。今年拜登新政府上台后,美方虽多次表示有意重返伊核协议,但却迟迟不愿在解除对伊制裁上松口,美伊深陷“伊朗先恢复履约还是美国先解除制裁”的僵局之中。因而,正在进行的美伊谈判进程,对伊朗今年大选走向、对拜登政府重返伊核协议之路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5月26日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伊朗内政部公布的7人候选名单看,温和派候选人全军覆没,入围的7人分属于保守派或强硬派,区别在于莱西的保守程度更大,伊斯兰革命卫队出身的几位候选人强硬程度更强一些。虽然不排除有温和派候选人补录进候选人名单的可能性,但王晋认为,伊朗温和派参与今年大选的机会已非常小。

保守派在伊朗大选中似乎势不可挡。但王晋分析说,保守派上台也不意味着伊朗就会与美国彻底撕破脸、与美国完全对立,只是他们的对美立场会更趋强硬,谈判对话难度较温和派可能会上升。当然,保守派上台后如何施政,首先还是会受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节制,以及视具体情况而论,并不是说他们一定会保守强硬到底,一味反美。

来自以色列阻力不可小觑

除了要与伊朗保守派抢时间,拜登政府要想争取伊核谈判取得积极突破,还必须破解来自以色列的阻力。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5月24日表示,不管有没有伊核协议,以色列都将竭力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此前他也曾告诉拜登,美以需要做的就是“击垮试图威慑美以的对手”,美国不需要通过任何形式去遵守伊核协议。内塔尼亚胡甚至威胁说,如果美国执意重返伊核协议,以色列会单独行动,轰炸伊朗核设施也不是没可能。

此前,在美伊谈判的多个可能取得关键成果的时间节点,以色列曾接连轰炸伊朗核设施、货船油轮。5月7日,美伊在维也纳启动第四轮谈判,并传出美国即将“解除对伊制裁具体方案”的消息后,以色列在5月10日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起军事行动,目标直指受伊朗支持的哈马斯,此举敲打白宫、阻止美伊和解的意味确定无疑。

有分析称,在巴以冲突刚平息之际,美国国务卿林肯5月24日迅速到访以色列,表面是为巴以问题斡旋,实际上可能是为稳住以色列,尽可能消除“美伊和解”来自以色列方面的阻力。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5月27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