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无法将1颗土豆送上太空的中国 现在想载人上火星
(原标题:美媒感慨:"无法将一颗土豆送上太空"的中国,现在想载人上火星)
“我们怎能算是强国呢?我们甚至无法将一颗土豆送上太空。”
央视9套2012年首播的纪录片《神舟七号》介绍,时值美苏冷战,苏联实现载人航天的消息震惊了世界,毛泽东发出这句感慨。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与美国拉开“太空竞赛”的序幕。1958年初,美国卫星也成功发射。5月,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之后,中国航天像是按下了“快进键”。最近,天问一号从火星传回视频,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3名中国人首次进入了我们自己的空间站。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又提到了那句话——中国曾说无法将一颗土豆送上太空,现在他们目标火星。
CNBC报道截图
29日,CNBC报道称,在美苏太空竞赛时,中国还是“无名之辈”。但毛主席说出那句话后,中国发射卫星、把宇航员送上太空,现在还要“3步走”建设火星基地。现在的中国航天成就满满,野心勃勃。
但是CNBC记者依然没有跳出“美苏争霸”的思维方式,认为“宇宙成为美国和中国竞争科技霸权的又一战场,太空竞赛会对地球产生科技和军事影响。”
文章列举中国航天的一系列成就后说,现在,中国将目光对准了火星。5月天问一号成功降落后,中国计划在2033年载人探测这颗红色星球。
“近些年,中国为了实现日后的计划,正在积极申请空间技术有关的专利,”CNBC称。
这家财经媒体委托专利调研公司GreyB所做的统计显示,在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之间,中国有关实体申请了6634项与太空旅行相关的专利,包括太空车和各种设备。其中,近90%的专利申请是在过去5年半内提交的。
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申请最多太空技术专利的前3家实体全部来自中国,第4是美国波音公司。“但并未明确提及是哪3家中国实体。这凸显了中国希望以多快的速度开发更先进的太空飞行所需技术,”CNBC认为。
“这些专利不仅标志着中国空间技术上的创新水平,而且代表了一套深思熟虑的战略,用于保护创新成果,并收获经济利益,”GreyB知识产权解决方案副总裁维卡斯·贾(Vikas Jha)称,“在不久的将来,航天空域的大部分专利都将归中国所有,除非有其他国家效仿。这意味着中国可以成为私营企业和政府使用太空技术的看门人。”
CNBC称,美国和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诸多方面正在争夺主导权,太空将成为另一个前线,虽然美国目前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导。
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所长佩斯(Scott Pace)对CNBC表示,“美国在太空能力的所有领域总体上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正在迅速缩小领先优势。”
“美国有强有力的太空探索政策、明确的方向以及有能力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他说,“美国面临的挑战,与其说是中国做了什么,不如说是美国实施自己计划的能力和速度。”
去年12月25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湖南韶山交接后,进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长期展存。
1970年7月14日,中国确定“曙光一号”载人航天计划,为后续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基础。经过几代人艰辛探索和奋斗,从曙光飞船到神舟飞船,从“714”工程到“921”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实现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天、从单船飞行到多器对接组合飞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
60年来,中国从“无法将一颗土豆送上太空”,到把120多种航天食品带上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事业不仅取得瞩目成就,还跳出狭隘的太空争霸思维,空间站向世界开放项目申请,欢迎外籍航天员日后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