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渲染新冠疫苗副作用 新闻系教授:勿以偏概全

新冠疫苗释出后,国内群众相继试测与施打。(本报资料照)

新冠疫苗释出后,国内外群众相继试测与施打,台媒过度强化新加坡医师论及的施打后遗症,电子媒体报导,有男大生自愿测试疫苗,遭亲友批评「疯了」。一名新闻系大学教授认为,如此报导以偏概全,无助于防疫,盼媒体勿强化零星副作用案例,以免造成社会集体恐慌,才能正面协助疫情管控工作。

国内有媒体报导,记者作为国产疫苗人体试验者,即便个人施打后,未出现不适情况,内文却过于强调新加坡某医师提到的注射后遗症,甚至提到有人接种第一剂后,手臂刺痛宛如刀割,注射处还严重瘀肿,打完第二剂后,竟更为刺痛难耐,更得服用止痛药。国内某电视新闻台也以独家方式呈现,一名男大生自愿施打测试的新冠疫苗,却被身边亲友强力批评与质疑。

一名同样参与国产疫苗人体试验的新闻系大学教授透露,他透过朋友介绍,主动参与高端新冠疫苗临床实验,近日已完成第一剂疫苗施打,注射后,仅只手臂施打处有些微肿胀感,并未出现任何身体不适症状

论及疫苗施打过程,该名教授指出,日前参加疫苗人体实验说明会,由专家群解释相关过程,并填写同意书,还安排医师逐一对志愿参加者咨询密谈,之后再前往指定院所体检,检查项目包含身高、体重血压、抽血、心电图花费3个小时

他说:「总之,目前的身体感觉就跟接种流感疫苗一样,注射处当天回去就看不到痕迹,无红肿、无硬块、没发烧、没倦怠、也没腹泻,只有注射处用力按压,会有酸痛感。」

他也强调,自己并非敏感体质,「我的体质尚可,因平日有运动习惯,也定期捐血30年,过去接种疫苗未曾不适,对蛋白质也不会过敏,这点很重要。」

对于外界谣传,参与人体试验施打疫苗,可领取高额施测费用,该名教授则说,共领取新台币1万3500元,包含首度体检费用1000元,还有5次回诊费用,单次2500元,其中2000元为交通费,500元是营养费

他指出,施打的指定院所对施打过程把关十分缜密,第一剂注射的前置作业,便耗时近4小时,回家后还要认真填写日志卡,纪录身体状况,「如果说为了钱打疫苗,用时间来算,不一定划得来,更何况也可能遇上接种后的不适副作用,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所以并不好赚。」

被问及为何主动参与疫苗试验,他强调实属公益之举,只想为了防疫略尽一己棉薄心力,身边亲友与学生知道后,对他的行为都表达肯定支持,「总是要有人出来当志愿者,否则无人参与疫苗临床实验,要如何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