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苏达的突变机器」—3M
「明尼苏达的突变机器」—3M(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企管大师柯林斯和薄乐斯潜心研究六年,发现高瞻远瞩的长青企业之所以能永续经营,并非因为他们拥有伟大的构想和深具魅力及远见的伟大领导人,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充分保存核心理念,但同时又能透过不断创新求变、刺激进步,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因此,当你打造起卓越的A+组织之后,《基业长青》会告诉你,如何能维持卓越,百年长青。本书透过数百个案例研究与分析,整合成实用的概念架构,为所有阶层的经理人与创业家提供了一张蓝图,让人可以按图索骥,建立起可以繁荣更久的组织。
本书不仅破除一般人对伟大成功的公司所存在的迷思,更进一步归纳出长青企业致胜的重要原则,包括「造钟,而非报时」、「胆大包天的目标」、「有目的的演化」、「管理延续性」等,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大型企业,对于小公司或组织内各部门、甚至个人工作,都能带来无限启发、维持卓越!
【精彩书摘】
3M刚创立时简直一败涂地。当最初创业构想——开采金砂失败的时候,3M遭到致命的打击,这家小公司努力摸索了好几个月,希望能找到新出路,想出任何行得通的点子都好。最后,董事会同意一位投资人提出的建议,3M应该放弃采矿,转而制造砂纸和砂轮。否则的话,他们要拿矿场那些无法使用的便宜矿砂怎么办呢?所以,3M并非经过审慎规画,而是在绝望中放弃了采矿事业,改变策略成为研磨材料制造商。
建立组织的伟大造钟者
从一九○七到一九一四年,3M碰到严重的品质问题、利润微薄、库存过多,还面临现金流量不足的危机。但是年轻而充满书卷气的会计师麦克奈特当时转任销售经理,在他默默推动下,3M尝试了各种产品改善方法,而得以勉强存活下来。
一九一四年,3M拔擢当时才二十来岁的麦克奈特为总经理。麦克奈特是天生的造钟者,他很快在角落开辟了宽一.五公尺、长三公尺的储藏室,投资五百美元在里面装设了水槽和胶水槽来做实验和测试,因此建立了3M第一座「实验室」。3M以人工矿砂做了几个月实验后,推出了一种非常成功的新研磨砂布,叫做「Three-M-Ite」,有了这个产品以后,3M开始获利,而且Three-M-Ite在发明了七十五年后,迄今仍列在3M的产品目录中。
麦克奈特虽然外表害羞低调,却充满好奇心,永无止境地追求进步,经常一星期工作七天,推动羽翼未丰的3M公司向前迈进,不断寻找各种适合3M的新机会。举例来说,一九二○年一月,麦克奈特打开一封不寻常的信,信的内容是:
请将贵公司制造砂纸时使用的各种规格的矿砂样品寄给费城的油墨、铜粉和金色油墨制造商欧奇(Francis G. Okie)。
3M并不卖原料,所以这里面没有生意可做。但当时麦克奈特正在寻找能推动公司成长的新构想,这件事挑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麦克奈特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欧奇先生为什么需要这些样品?」
3M因此意外找到了公司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因为欧奇先生发明了一种革命性的防水砂纸,对全世界的汽车工厂和油漆店都有莫大用处(顺带提一下,欧奇先生写信给无数的矿业公司和砂纸公司索取样品,但除了3M之外,没有一家公司问他为什么需要这些样品)。3M很快买下这项技术,并开始销售这种「干湿两用」(Wetodry)砂纸。
但3M买下的还不止技术而已,的确,整桩交易中最宝贵的部分并非干湿两用砂纸。致力于建立卓越组织的伟大造钟者麦克奈特并非只是签订协议,然后向欧奇道谢就算了,他雇用了欧奇!于是欧奇关掉了他在费城开的小店,搬到圣保罗市,直到十九年后欧奇退休之日为止,他一直是3M开发创新产品的要角。
迸发新枝,修剪旧枝
3M早期几乎关门大吉的经验令麦克奈特记忆深刻。因此他希望3M为了自我保护,能在内部发展出充分的变异:
我们公司最初(失败的矿场)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透过开发多样化的产品……贸易战争不可能一下子冲击到所有的产品,我们至少会有部分生意始终都能获利。
但从雇用欧奇的决定就足以显示,麦克奈特并不希望完全靠一己之力,来推动公司演化和扩张。他希望他所建立的组织乃是由积极进取的员工来推动公司前进,并不断自我突变。
麦克奈特直觉理解到,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将激发漫无方向的变异,推动演化式进步。他也明白并非所有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当你让员工自由发挥,鼓励他们自动自发时)他们一定会犯错,但……就长期而言,他们犯的错不会比采取权威式管理、只要员工听命行事的主管所犯的错严重。如果管理阶层在员工犯错的时候严厉斥责,将扼杀员工积极主动的精神。因此公司如果要继续成长,很重要的是,必须公司内部有许多人都积极进取、自动自发。
事实上,3M第一次试图超越砂纸的范围,进行自我突变,是一九二四年进军汽车打蜡用品和亮光剂市场,结果铸下大错,而且代价昂贵。3M后来中止了这条生产线。
但3M第二次突变却非常成功。在麦克奈特所营造的「不妨试试看」氛围中,名叫卓尔(Dick Drew)的年轻员工在拜访客户的时候(一家汽车烤漆店),无意中听到烤漆店的员工粗鲁地叫骂三字经。当时非常流行为汽车喷双色漆,但是拿一般胶水和胶带来分隔两种不同颜色的油漆,却效果不佳,结果在车身留下难看的污渍和歪七扭八的线条。
「难道就没有人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用的东西吗?」油漆工咆哮。整个油漆店都听得到他的怒吼声。
3M来的访客回答:「我们可以!我敢说,我们一定有办法在实验室里把东西修改一下,做出简单易用的遮蔽胶带。」
不过卓尔发现,3M的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产品可用,所以他就像典型的3M人一样,自己发明了3M遮蔽胶带。为了因应这个表面上看来是问题的机会(3M历史上出现过几千次类似的状况),3M终于踏出研发新产品的第一步,不再仰赖砂纸。五年后,有一些公司主动和3M接触,问他们有没有防水包装胶带,于是卓尔以遮蔽胶带技术为基础而发明的新产品——思高牌透明胶带,后来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产品。
思高牌胶带并非精心计划下的产物,一九二○年的时候,没有任何3M人料到,到了一九三○年代中,透明胶带会成为3M最重要的产品线。思高牌胶带是在麦克奈特营造的组织氛围中自然产生的新产品,而不是精心策划的结果。
不过,比思高牌胶带的产品本身还重要的是,3M将发明思高牌胶带的演化过程制度化。当时担任研究主任、后来曾任总裁的卡尔登早在一九二五年,就已经将这种「变异和选择」策略纳入3M的技术手册:
对于新构想,(我们)必须拟订产生构想和测试构想的流程……每个发展中的构想应该都有机会证明其价值,原因有二:第一,如果这个构想很好,那么我们会需要它;其次,如果这个构想不好,那么我们等于买了保险,因为已经证明构想不可行,所以也就心安理得,不必再烦恼了。
卡尔登还增加了两个评估和选择构想的重要标准——以核心理念为基础的标准。首先,必须是新的构想才能雀屏中选;因为3M只希望选择创新的构想。第二,构想必须能满足明确的需求,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任何创新如果无法「转换为有用的产品和制程」就引不起3M的兴趣。
有趣的是,3M并非仅根据市场规模来选择创新。3M的信条是「做一点,卖一点」和「每次跨一小步」。他们深知伟大的产品往往从小东西演变而来,但由于你无法预知哪些小东西会变成伟大的产品,因此必须做许多小小的尝试,把行得通的小东西保留下来,舍弃行不通的构想。他们奉行「一个简单的原则,没有任何市场或产品是微不足道的」。3M的政策是,容许员工为了因应问题或构想而迸发「新枝」。大多数的新枝很可能半途夭折,无法开花结果,但任何时候,新枝只要展现潜力,3M都会让它有机会成长茁壮,甚至长成大树。3M刻意采取这种分枝的做法,因此有时候甚至以「树状图」来描绘产品线。
3M公司部分产品的分枝演化树状图
3M故事的美妙之处在于3M公司超越了麦克奈特、欧奇、卓尔、卡尔登和3M草创时期的所有人物。他们创办了一家会持续演化的公司——一部突变机器,无论执行长换谁来当都没差。虽然3M领导人永远无法预测公司未来将会走向何处,但他们丝毫不怀疑3M可以走得很远。3M成为一个不停滴答、当当、嗡嗡、喀喀、锵锵作响的时钟,里面有无数协调一致的具体机制,来刺激持续性的演化式进步。
在这些机制推动下,到了一九九○年,3M已经推出六万多种产品,成立了四十个产品事业部,产品范围横跨屋顶建材、公路反光标志、录影带、投影机、电脑磁碟、生化电子耳和3M利贴便条纸。
3M的公司理念是:你往往是因为偶然的发现而得到今天的成果,但是唯有先动起来,才会碰到意外的新发现,而无所不在的利贴正提供了另外一个好例子。发明利贴的富莱(Art Fry)形容:
一九七四年有一天,我在教会唱诗班唱圣诗的时候,突然福至心灵。每次做礼拜的时候,为了比较容易找到我们要唱的圣诗,我都把小纸片插在歌谱中标示(但小纸片常常在不该掉的时候飞出来,令我抓狂)。我心想:「如果在这些书签上涂一点黏胶,应该就对了。」所以我决定查一查……席尔佛(Spence Silver)的胶水。
席尔佛运用十五%的规定,并且奉行「胡乱试验看看」的原则,在实验室中把一些化学品混在一起,「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因而发明了与众不同的胶水。他解释:
发明利贴黏胶的关键就在于做实验。如果我事先盘算过,思考过,我根本不会做这个实验。如果我当初认真翻书,好好研究一下文献,我也会早早停止研究。因为技术文献里有一大堆例子,告诉你不能这样做。
3M主管尼可森(Geoffrey Nicholson)针对这个有点混乱的流程指出:「(导致利贴发明的)许多事情都是意外。」但如果不是富莱周遭环境中许多人都会拿十五%的时间来试验古怪的黏胶,那么他不可能发明这个新产品。而且如果富莱和席尔佛的工作环境不鼓励坚持到底的精神——如果初步的市场调查显示产品将惨遭失败后,3M就禁止他们继续研究这个疯狂的构想,那么3M利贴也不会发展为成功的商品。这正是3M故事的重点所在:
虽然利贴的发明或多或少是偶发的意外,但营造能容许意外出现的环境绝非偶发的意外。
(本文摘自《基业长青:高瞻远瞩企业的永续之道》/远流出版)
【作者简介】
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
柯林斯从1988年起任教于史丹佛大学企管研究所多年,并于1992年荣获史丹佛杰出教授师铎奖。1995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德市(Boulder)设立了自己的企管研究实验室。
多年来,他曾经担任默克药厂、星巴克、娇生、时代集团等数百家企业的顾问,也是许多非营利组织咨询的对象,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彼得杜拉克基金会、美国前副总统高尔的政府改造会议等,都曾向他请益。
柯林斯在当代企管大师中,素以研究严谨而著称,《经济学人》、《财星》、《哈佛商业评论》、美国《商业周刊》等著名财经杂志,都曾深入报导他的研究及理论。2011年,《哈佛商业评论》选出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柯林斯排名第四,被誉为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影响了英特尔、苹果电脑、微软、亚马逊、星巴克、娇生等许多知名企业。
著作包括《基业长青》、《从A到A+》、《从A到A+的社会》、《为什么A+巨人也会倒下》、《十倍胜,绝不单靠运气》等畅销巨著,深受学界、企业界、非营利组织等各界领导人推崇。其中《从A到A+》成为最畅销的商业书籍,柯林斯堪称是「全世界最被广泛阅读的商业作家」。
杰瑞.薄乐斯(Jerry I. Porras)
史丹佛商学研究所行为组织与变革讲座荣誉教授,主持史丹佛领导与变革执行计划长达16年。除了《基业长青》,还有四本有关管理、组织与个人变革的作品,包括《成功长青》和《资讯流分析:诊断与管理组织变革的有力方法》等。
他以高瞻远瞩组织为题,曾向超过200家机构的高阶管理人提出组织变革计划,并与多家公司进行咨商,包括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和惠普,还参与了多个董事会,其中最知名的是州立农业保险公司。最近他共同创立了史丹佛拉丁裔创业计划,致力于研究并促进在美国的拉丁人自有企业的发展。
《基业长青:高瞻远瞩企业的永续之道》/远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