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东巴文 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你懂甲骨文吗?不用说问一万个中国人碰不到一个懂的,就是问一万个外国人也不见得能遇到一个。不过在丽江,如果你问一下比甲骨文还要原始的东巴文,很多纳西族的朋友都会告诉你:“我认得很多东巴文字”。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居聚地。在丽江,只要你稍加注意,你就能看到很多很多的东巴文字,它们有的写在商店、酒吧的牌匾上,有的印在衣帽上,有的则刻在了纪念品和装饰物品上。
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喻为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它是纳西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精神家园,是人类远古文明的灵魂写照。东巴文共有1400多个单字。东巴文的象形性很强,即使你从没见过东巴文字,有些简单的字也有可能猜出个一二三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石。没到丽江前,只知道丽江有神秘莫测的雪山,难以忘怀的流水和令人流连忘返的古城。到了丽江以后才知道,除了这些,丽江还有令世人瞩目的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 神秘的气质
走进一条寂静的小胡同,一座小院落出现在眼前。院子里种满了各式的花草,一树灿烂的白花伸出了墙外,几张木制桌椅就在树下,一套茶具整齐地摆在桌上。抬头看,这座客栈的名字木牌上刻着两行字,一行是汉字“静美小筑”,而另一行字我不认识,既像图画,又像符咒。我虽然不认识,却猜出了两个“字”,一个是一朵花的图形,那大概是美的意思,另一字是一座小房子的图形,我想应该是筑的意思吧。
东巴文
走在古城路上,纳西小伙李瑞微笑着证实了我的想法。他说,那是纳西族的文字,叫做东巴文,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那小房子图形就是客栈,汉译过来经过诗化处理,便唤作小筑了。
在古城的小巷里穿行,所有客栈的招牌上都会有这样一个小房子图形的东巴字。而包括客栈在内的所有商铺招牌都会用两种文字书写。就连银行都会有东巴文字的招牌。
象形文字,以图达意,用符号书写事物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原生态性和神秘性。在丽江古城错综的小巷里,曲折回绕的院落中,点缀着这样的东巴文字,不但别致,而且极具神秘的魅惑力。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东巴文被称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
来自杭州的小伙子王墨到丽江就迷上了东巴字:“我原本是来这里度假的,只想泡泡茶馆,爬爬玉龙雪山就回去的,但这些奇妙的符号一样的文字让我不想回家了。”王墨几乎每天都在古城里徘徊,记录和研究那些奇妙的文字。还学会了纳西族“你好”的说法:“阿拉拉雷”。或许发音不怎么准确,不过每次用它与当地人打招呼,都能得到热情的回应。
纳西族的这种文字为什么叫东巴文,而不叫纳西文呢?这个疑问曾出现在每个对东巴文产生兴趣的外来者的脑海。
身为纳西族的王一仙介绍说,东巴,是智者的意思,是指纳西族群落中的智者,一个集歌舞文化、经文化、书写图画文化、史籍文化、祭祀文化、占卜文化于一身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代名词。
据说,在遥远的古代,他们可以与神灵交流,与鬼魂对话,在入世的生活里保持着出世的神性。而纳西族群落的各种文化活动就是由东巴带领完成的,所以纳西族特有的歌舞文化、经文化、书写图画文化、史籍文化、祭祀文化、占卜文化统称为东巴文化。
而东巴文正是东巴文化的载体和集大成者,纳西语称其为司究鲁究,翻译过来为木迹石迹,也就是见木画木,见石画石的意思。在大研古镇里,经常可以看到刻在木头上和石头上的东巴文工艺品,那种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古老文字为游客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游兴。其实,东巴文的书写也在发展变化,在1000多年里,它已经从木石上,渐渐“走”到了纸上。这种纸,便唤作东巴纸。
东巴文 爱
在古城挤挤拥拥的店铺中,偶尔会出现一两座东巴纸坊,在纸坊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巴纸的制作过程。东巴纸是用纳西地区特有的植物荛花,经过多道工序手工制成的,而其颜色是古朴的淡黄色,摸上去有棉布一般的厚实柔软的质感。
如今东巴纸已经成为游客非常中意的旅游纪念品了。同时,丽江的很多地图以及游览手册或是游记类书籍,都模仿东巴纸的颜色质感来进行印刷制作,使得东巴纸的形态形成一种文化,在旅途中处处彰显当地的纳西文化特色。
东巴纸坊
用东巴文在东巴纸上书写的东巴经书,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在古时,东巴就是通过东巴文、东巴纸来记录祭祀、歌舞等文化活动内容。
在大研古镇的黑龙潭湖畔,一座近年新建的丽江市博物馆出现在我眼前,这是由东巴文化博物馆和丽江文物管理所合并组建的公益性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别致,模仿纳西庭院建筑,天井与屋堂交错布局,人们穿行其中,仿佛仍在古城中徜徉。
在这里,东巴神秘的羊骨祭祀法、东巴婚礼、东巴服饰都静静而坦白地呈现在眼前,让游客轻松地了解丽江的前世今生。最让我惊叹的是,纳西族的东巴星宿图以及天干地支,那复杂的布局不禁让人感叹纳西人民的聪明才智,而图上东巴文以及各种诡秘符号的标志方式更让人产生浓浓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