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患糖尿病无感不治疗 这「5病变」恐上身
年轻教师患糖尿病无感不治疗,这「5病变」恐上身。(示意图/Shutterstock)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吴佾璇表示,不少民众得知罹患糖尿病会拒绝接受、不愿承认,也不愿服药治疗,导致衍生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周边神经病变、视神经病变等问题。(亚大医院提供/潘虹恩台中传真)
38岁张姓补教老师平时鲜少运动,加上压力大常吃宵夜,体重直线上升,健检发现血糖偏高,但他想着还年轻无需定期追踪服药,直到近日视力变得模糊,且精神容易萎靡疲劳,连忙就医,发现血糖竟飙高到260,让他后悔不已。
根据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建议,非怀孕成年人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为「糖化血色素」小于 7.0 %;「空腹血糖」介于 80至130 mg/dl;饭后血糖介于80至160 mg/dl。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吴佾璇说,不少民众得知患病会拒绝接受、不愿承认,因而抗拒改变,也不愿服药治疗,导致后续衍生更多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周边神经病变、视神经病变等等。
吴佾璇表示,门诊经常遇到初诊断「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会经常提出「医师,我一定要吃药吗?」或者「药要吃到什么时候?」,甚至「我没有不舒服为什么吃药?」、「不吃药会怎么样?」等问题,之后就会消失一段时间,等到病情加重,才又看到患者面露羞涩回诊就医。
吴佾璇指出,糖尿病需要长时间追踪与治疗,即便没有察觉异状,本身也要有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治疗期间医师会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病人年龄及身体状况,考量调整药物剂量。
她强调,借由完整的糖尿病照护如控制血压、血脂肪、杜绝不良习惯如抽烟饮酒,并调整生活作息、维持健康饮食,搭配减重、运动等方式多管齐下,才是治疗高血糖的基本原则,以减少或延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
吴佾璇提醒民众,随着网路资讯发达,病人普遍对疾病都有基本的认识及想法,在治疗方面若有疑问,不妨多与医师讨论,提出个人的喜好与价值观,让医师规画较为弹性且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切记必须遵照医嘱按时服药,用药中如有不适应,也要与医师讨论,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