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医学教科书 首纳中医药篇章

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新华社资料照片

即将再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教科书牛津医学教科书(第六版)》,将首次纳入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专家,共同撰写的青蒿素传统医药科研论着,届时将为中医文化「走出去」、迈向国际舞台再下一城。

廖福龙日前表示,以「传统医药的典范──中医药」的章节已完成定稿,分为「什么是传统医药」、「青蒿素等中药发现史、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中医药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及「传统医药便廉可及」四大部分。今年4月,印行《牛津医学教科书》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启动校对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推出再版。

《牛津医学教科书》的主编考克斯教授指出,对传统中医药论着即将纳入该教科书感到高兴。「中医药章节既重要又具深度。这一切都是中国科学家杰出努力的结果。」世卫组织全球疟疾专案主任佩德罗阿隆索也强调,屠呦呦团队在传统医学现代医学架起一座桥梁,让中医疗法不仅在中国广泛应用,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青蒿素研究确实让屠呦呦团队乃至中国科学家,持续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发光。以今年1月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的「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为例,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及数学家图灵电影《模仿游戏》的主角原型)进入「科学家篇」的4位候选人名单。屠呦呦不仅为科学家领域唯一仍在世的候选人,也是票选活动全部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