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攻脑科学、精准医疗照护 中央大学与牛津大学展开跨国研究

中央大学教授阮启弘(左二)实验团队英国牛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图/中央大学提供)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脑科学精准医疗照护的整合性研究为21世纪的重要显学,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讲座教授阮启弘以探讨注意力与认知控制理论及相关临床神经性精神病症之研究,荣获108年度科技部「学术攻顶研究计划」殊荣;同时获得107与108年教育部台湾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发展学术策略联盟」双边合作计划之补助,展开跨国顶尖研究。

阮启弘表示,科技部学术攻顶研究计划主要聚焦在学术理论的建立,应用面为辅;台湾教育部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计划则强调临床实务应用,特别融入人工智慧技术两者的计划成员相同,未来将继续与英国牛津大学保持密切研究合作,双方人员互访。

「台湾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发展学术策略联盟」双边合作计划旨在以牛津大学为学习标竿,促进台湾及英国牛津大学签署大学学术联盟合作协定,缔结伙伴关系。阮启弘于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便已与牛津大学史上首位转译认知神经科学的讲座教授及现任的实验心理学系系主任Professor Kia Nobre结识并熟稔,10多年来保持紧密的研究合作关系。今年六月共同主持「以人工智慧与脑科学的整合研究:运用深度学习与动态时频分析方法,改善神经与精神疾病的诊断与介入疗法」再获教育部肯定。

▲阮启弘今年双双荣获科技部「学术攻顶研究计划」和教育部「台湾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发展学术策略联盟」双边合作计划之肯定。(图/中央大学提供)

阮启弘表示,精神与认知功能疾病易被患者及其家属忽略,绝大多数神经与精神疾病在病发初期是完全没有任何征兆且难以察觉的,因此当患者症状加剧而寻求治疗时,往往距离失能已不遥远。透过本计划与英国牛津大学共同执行更具体和实质国际性研究计划,整合国内目前已累积了不少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借此强化和建立跨领域且更具组织性的学术联盟团队,凝聚研究能量以发挥更大的效益

中央大学提到,阮启弘近几年与中央研究院黄锷院士团队合作,已共同开发出领先全球的「全息希尔伯特频谱及非线性动态数据分析方法 (Holo-Hilbert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s, 简称 HHSA)」,有效量化病人脑电波资料,协助临床医师针对早期的病患产生客观正确的诊断,并配合原本擅长之跨颅磁电刺激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以找出个人化与精准的治疗方法。且中大长年在资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累积研究能力,使中大已在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临床神经科学及人工智慧整合的研究上取得先机

▲中央大学认知所阮启弘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之学术论坛发表演讲。(图/中央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