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工厂想聘7000名移工 劳动部政策小组:请辅导成正式工厂

工厂管理辅导法2019年三读通过后,开放未登记的农地工厂及取得临时工厂登记的农地工厂可以申请「特定工厂登记」,让农地工厂再续命。(报系资料照)

工厂管理辅导法2019年三读通过后,开放未登记的农地工厂及取得临时工厂登记的农地工厂可以申请「特定工厂登记」,让农地工厂再续命,劳动部去年开放持临时工厂登记曾聘雇移工制造业雇主申请特定工厂登记即可续聘移工,但经济部今天提案希望开放未曾聘过移工的特登工厂也要申请移工,但遭劳动部跨国劳动力政策协商咨询小组打枪,希望工业局应辅导其成为正式合法工厂。

据劳动部统计,目前以特定工厂登记身份继续聘雇移工的事业单位约达3600家、聘雇约2万名移工。而自从开放特定工厂登记后,许多原本未能聘雇移工的农地工厂纷纷向劳动部申请,却履履遭拒。

经济部在今天劳动部召开的跨国劳动力政策协商咨询小组提案,希望把先前未曾聘雇过移工的临时工厂,取得特定工厂登记后可以申请聘雇移工,预估有3800家、新聘约7000多名移工。

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跨国劳动力管理组组长薛鉴忠转述会议内容指出,经跨国劳动力政策协商咨询小组讨论后,会中委员认为制造业就业人数近年来持续减少,希望就「本劳就业人数」、「离职失业比」、「失业率」及「疫情中美贸易冲突」等4面向厘清,暂不同意开放未曾聘雇移工的临时工厂转特登可以申请聘雇移工,后续将请发展署专案媒合人力需求,也期待经济部工业局应辅导其成为正式合法工厂。

另外,跨国劳动力政策咨询小组同意整厂酸洗制程聘雇移工名额,比照表面处理业至35%,预计增加19名移工;重大能源工程提高至A级,包括大潭、兴达燃气、台中燃气可以适用,预计会增加285名移工,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内修正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