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鬼门关走一遭 促他重拾写作之笔
姜泰宇描述的洗车工作是,冬天冷、夏天热,手永远是黑的,脚永远是湿的。(赖小路摄/宝瓶文化提供)
洗车步骤繁琐,冲水、清除工业落尘、吹水、抛光、上保护剂……,汽车美容也是复杂的技术活,一道道繁琐又无法省略的工,为了不落后手脚俐落的员工太多,姜泰宇还得下班后偷跑回店里练习镀膜。写作的时间,也就渐渐没有了。
洗车有多辛苦?姜泰宇在《洗车人家》里写着:「我们的工作环境就是冬天冷、夏天热,一天站站蹲蹲要几百次,过年前甚至上千次。手永远是黑的,脚永远是湿的。」员工来来去去,有的人真心相待让他掏心掏肺,有的人来没几天就嫌太累离开,也有人嘴上说要陪到最后,却亏空公司的钱。十年下来,不变的只有他和那间自己出钱投资的店面。
从作家变洗车工,姜泰宇说,一开始他还可以轻易切换两种身分,「文艺营上课的时候,我可以跟学员仔细解析故事结构。但回到洗车场,就是『这欲偌济钱?』『你欲做要两万啦。』这样直来直往的对话。」没多久,他发现连自己平常讲话的方式都变了,「后来文艺营没续开大众小说课,好像也没有读者在等我,我开始觉得自己不是作家了。」
姜泰宇放弃了写作,但他同为网路小说家的太太洛心没放弃。她读了监工作家林立青写的《做工的人》之后,建议他也把洗车工的故事写出来。一开始他只是随口应和,直到2018年,洛心因为重度忧郁,导致药物意外摄取过量送医急救,醒来之后,跟他说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什么时候要写?」
在洛心敦促下,姜泰宇写的第一篇就是《洗车人家》的序言,「我与他们生活在一起,那不是用同理心就可以理解的世界。就这样慢慢地趴低、趴低,一直到十年了,我几乎都要忘记自己是作家了,我才想着是不是该把这些事情、这些人的故事说出来。」
去年姜泰宇申请到国艺会补助,正在着手撰写新小说《鬼拍手》,由于近年沉迷于鬼怪、玄幻类型的大陆网路小说如《盗墓笔记》、《我当道士那些年》,他想写一个台湾的玄怪、社会小说,社会的部分,灵感来自这几年开洗车行听闻三教九流的故事,「大家常说『人比鬼可怕』,但我觉得是『穷比鬼更可怕』!」写新小说没有压力,「我看得很开,能完成就好,因为我不一定会有下一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