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逊位 隆裕享外国皇太后礼葬
民国政府为隆裕太后举办「国葬」,却以外国君主之礼待之。(取自中华网)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中,唯一能在民国得享大阵仗「国葬」的皇族,竟是隆裕皇太后!然而身分已是前清皇太后,举行国葬并不合宜,最后以「外国皇太后」之礼举行。
隆裕这位过去被视为庸碌之辈的皇太后,因为同意逊位而被国民哀悼会冠上「女中尧舜」美誉,为她举办的国民哀悼会上,不仅西式礼服、民国军装的各界人士出席,各国驻华使节亦在其中。在民初可谓少数冠盖云集、备受尊荣的场面。
隆裕皇太后实则在同意逊位之后,总觉得上愧列祖列宗,下没脸见幼帝溥仪,一直忧闷寡欢,享年仅46岁。由于清帝退位后仍暂居内廷,尊号不废,在隆裕太后过世前1个月,正逢她的「万寿节」,在宫内她仍依惯例升殿接受「朝贺」;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也派了专使,却以觐见外国君主的礼节贺寿,令她十分不快。
隆裕太后逝世,清室以逊帝溥仪的名义颁布哀旨,而后国务院也连发两则通告,一者极尽推崇地称她「外观大势,内审典情,以大公无我之心,成亘古共和之局」;另一通告即依《优待条件》,「以外国君主最优礼待遇,议定各官署一律下半旗27日,左腕围黑纱。」
虽是被以「外国皇太后」之礼相待,隆裕太后的葬仪,仍享民国政府派有仗仪队、军乐队前引,加之传统的曲律、影亭亮轿、黄伞等执事随后,并由96人抬皇杠;将灵柩送上慈禧太后曾使用的专列火车,运至易州梁各庄行宫暂时安置,待光绪崇陵完工后一同葬入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