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景气会不会反转?专家曝从3个迹象观察

全球半导体景气恐反转?专家曝从3个迹象观察。(图/达志影像

自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电子消费产品需求激增,在全球晶圆厂产能满载的情况下,造成晶片供应严重短缺,然近期传出晶片短缺为业者怕抢不到原料,而四处重复下单所导致,实际上产能仍大于需求,有专家透露,半导体景气可以从3个迹象来观察,是否会反转。

随着疫情的影响,推动远端商机的需求,加速全球数位转型,电子消费产品需求大增,导致晶片需求供不应求,不仅如此,自去年疫情爆发就饱受「缺晶」之苦已久的汽车产业,至今仍未能盼到晶片的供给,据先前外媒报导统计,全球晶片短缺可能将导致2021年车市减产逾200万辆。

台积董事长刘德音于3月底时在「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TSIA)」年度会员大会示警,提到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全球晶片短缺,可能是因为重复下单所导致,他举例就像目前产能严重吃紧的28奈米,实际上全球产能仍大于实际需求。

虽然晶片短缺未见缓解迹象,全球车厂产能仍受限,但半导体景气将来是否反转,电机博士曲建仲节目《钱线百分百》中提到可以从3个迹象观察:其一,产能是否快速且大幅增加,其实现在就有迹象显示,近期台积电、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近期计划大幅扩产;若供应激增,需求若未跟上,就会是个警讯

其二终端市场买气是否缩手,电子产品需求大增,电动车智能家电需求升高,需求是明显有成长,但是否成长这么多就值得观察。

最后即下游客户是否存重复下单,这个问题是真的存在,很多采购为了怕买不到东西断料,即所谓「长短料」,电子产品内含一堆IC,缺一颗整个板子都要停工。

美系外资分析师Christopher Danely曾于报告中指出,有些业者会担心抢不到料,而到处下单抢购零组件,但之后又可能会因不需要而取消订单,进而对晶片商产生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