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持续失控跟「奇异效应」有关 医:大家都被这心态害惨
为什么疫情仍会失控?重症医师黄轩表示,心理学的「奇异效应」可以解释。图为本土疫情爆发,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前往筛检。(资料照/郭吉铨摄)
全球疫情爆发,各国不断升级防疫措施及医疗物资,为什么疫情仍会失控?重症医师黄轩表示,心理学的「奇异效应」可以解释。人们在面对疫情大流行危险时,心理逐渐变得麻木,失去同理心,这冷漠的态度又再酿下一波疫情大爆发。
黄轩于脸书「黄轩医师 Dr. Ooi Hean」指出疫情下的特殊现象,去年底美国疫情爆发,造成每天有3,000人死亡;近期台湾疫情严峻,全国进入三级警戒,应该引发更广泛的同情心,并应改变公众行为以阻止病毒传播。但黄轩说,当时的美国、现今的台湾,事实并非如此。
黄轩举例,疫情愈严重,大卖场就出现愈多群聚人潮,尽管专家人士不断警告「不要出门」,民众反而表现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现象,尤其面对COVID-19危机时,这种愈冷漠的心态愈明显。黄轩指出,这跟心理学「心理麻木(Pschy Numbing)」有关,俄勒冈州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斯洛维奇(Paul Slovic)发现,当一个人面临疫情大流行时,个人情感会非常强烈;但当人数持续上升时,大家对于大流行的担心分散了,开始对主题冷漠,变得不太关注疫情。这冷漠的心就会演变成另一场疫情大爆发。
黄轩医师指出,疫情愈严重,大卖场就出现愈多群聚人潮。图为5月15疫情大爆发后,传统市场人潮汹涌。(资料照,杜宜谙摄)
斯洛维奇教授尝试了一项实验,若出现一个极度贫困需要帮忙的小女孩,大家会大力帮忙,但当同样问题的对象变多,人类感觉会下降。也因此,「COVID的死亡和案件总数愈多,你个人会失去感觉、会失去情感,导致警示戴口罩、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都是耳边风而已。」
另一个和心理麻木有关的心理效应为「奇异效应」,解释了人们是如何过分关心第一个人的遭遇。斯洛维奇教授以电影《抢救雷恩大兵》为例,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不惜花巨大努力拯救一位士兵,随着「雷恩大兵」的例子增加,人们的同理心便开始消退,并不会按比例增加帮助的意愿。黄轩说,「我们的情感,逐渐无感,甚至消失。」
黄轩提到,心理麻木可以是一种防御机制,切断情感的联系;同时也可以是一种伤害机制,这是物极必反,例如大批欧美民众群聚不戴口罩,向政府示威抗议。若问题无法解决,当心理麻木久了,不安情绪随之而来,导致家庭暴力事件到处发生。黄轩表示,全球皆是如此,各国专家陆续提出警告,「由于民众因疫期无法外出或工作,将使家庭暴力发生的风险增加」,这又被称为「新冠压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
随着疫情爆发,当心理麻木久了,不安情绪随之而来,导致家庭暴力事件到处发生。(示意图/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