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堆出」的餐桌海鲜 缅甸奴工「只能等死」
▲美联社记者花费一年时间追踪「奴隶海鲜」。(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唯一会等我的,就只有死」,一位缅甸奴隶说。美联社记者长达一年深入追踪,发现位于印尼阿鲁群岛上的班吉那岛(Benjina),竟囚禁大批缅甸奴隶。这些奴工被迫在没有休假的状况下每天捕鱼20至22小时,平时住的环境几乎无法躺卧,只要抱怨或是支撑不住的人,就会被监督人员用有毒的𫚉鱼尾殴打或是虐待,许多人不幸丧生。这些海鲜供应美国及欧洲卖场,有些也做为宠物罐头之用。
一名带着黑眼圈名叫乔奈的船员表示,「我不断的恳求船长我无法忍受了,我想要回家。」不久他就被关起来。这些有逃跑疑虑的奴工,他们坐在地板上,关在肮脏生锈的牢笼里,没有一个人敢跑走,周围环境挤到根本无法躺下,一天只能吃几口饭配咖哩,直到下一次拖网渔船带他们出海。
报导指出,奴工平时工作没有薪水,也没有休假,船长强迫他们喝脏水,如果休息或抱怨就会被殴打,他们拖拉重型渔网,像是捕鱿鱼、虾、鱼类等工作。其中一名受访者说,「我想要回家,我们都是」,「我们的家人已经很久不知道我们的下落,他们可能觉得我们已经死了。」一名30岁的逃跑奴工说,「如果美国人或欧洲人吃我们捕的鱼,他们应该要记住,在海底下埋有我们的尸骨,大概像座岛一样这么多。」
记者调查,这些奴工用血汗换来的渔获运到泰国,再从泰国运到西方国家,像是大型零售连锁店沃尔玛(Wal-Mart)、喜互惠(Safeway)、大型食品供应商西斯科(Sysco)等,也有一部分海鲜同时卖给欧洲和亚洲。
新闻披露之后,各大企业对此表示不知情,并发出谴责的声明。记者追踪到这些渔船曾到达美国,贸易纪录也都是公开的,但「所有的供应链都非常含混不清」,从中赚取的钱都流入奴役工人的公司。
距离澳洲北部约640公里左右的班吉那岛上有3500名居民,当地只有废弃机场,从外地坐船不可能在一个月内抵达。雨季时当地的网路容易断讯,因此一切联系都会中断。当地有一座五层楼的办公大楼,里面几乎都是隔着关奴隶的牢笼。普撒卡班吉那(音译,Pusaka Benjina)公司是印尼唯一注册在班吉那捕鱼的公司,印尼政府正确认该公司是否为泰资,但官方对此没有任何回应。
据了解,在全球化的趋势底下,泰国海产公司奴隶移民已经将近10年。大部分的外地移民如缅甸、柬埔寨人因为想要过更好生活而出国工作。近年来出口扩张,越来越难找到青年移民捕鱼,因此开始招募童工或是身障人士,以薪水诱拐他们或直接下药绑架移民都是常见的手法。
一位缅甸奴工边受访边擦眼泪表示,「我不禁想我应该一辈子都会待在印尼。唯一会等我的,就只有死」
▼记者偷拍到被囚禁的奴工,内部环境拥挤、肮脏。(图/达志影像/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