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渣文本/对于联考的崇拜,是一种信仰,不是科学
「我主张应该废除现在的多元入学,回归联考,简单、省钱,又公平!」
「是这样的吗?联考是分社会组和三组自然组,组内的每一科都要考,每一科都要采计,这样总共只有四种取材标准,可能会让许多人失去突显自己特长的机会哦!」
「啊,我的意思是,像指考那样啦!你可以指定科目选考,学系也可以指定科目录取啦!」
「那就是只保留现行的指考啰?那么某些前列的大学可能只会采计英数,而这些科目是都市学生或高收入家庭子弟比较有优势的项目,这样没有英语环境和补习机会的偏乡、弱势家庭子弟,不就没有进入这些学系的机会了?这会扩大阶级与城乡差距哦!」
「那我们可以保留一定的推荐甄选名额,让那些有其他特长,或是非常适合某种学系的人,可以透过推甄进入大学。」
「问题就在于这种人有多少啰?如果热门科系名额只有5%开放推甄,大家要抢这个名额,就会很拼了,录取机率可能低于1%。这又要回去比高中成绩。这代表又是会读所有科目的人,才有机会进入这些学系啰?」
「那,那,我们就设定有基本高中生程度以上,就可以推甄。然后把推甄名额增加好了?30%?50%?名额多到这样,高中成绩就不用很高了。只要是有特别兴趣或相关专业的高中生,通过某种基本高中学科程度测验,就可以进入某一个学门了啊!」
「嗯,你讲得很对,但这正是现在的制度呀!和联考有什么关系?」
联考教徒真心「信仰」联考,认为联考最简单,所以最公平,它就是绝对的正义。却没有考虑到联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正是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排除的主要原因。
简单过头,反而制造不正义。现实世界是复杂的,人也是多元的,用一元方式取材,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联考会制造阶级,多元入学也会,但如果要在一个「正义的分配制度」中完全排除家庭背景,只有用乱数抽选才有可能。这显然不是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分配方式。
比起联考,多元入学「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一个想去某系的学生到那个系去」,这就够了。比较辛苦?应该是不同种类的辛苦吧!考过联考的人,会认为联考比较轻松?
讲省钱,真正的大学教授,有多少认为推甄是该花大钱的?最让人度烂的学生报告,不就是那些外表华美精致,里头全是无诚意垃圾的报告吗?你家长硬是要追流行花大钱,还想怪制度?你这和全身名牌,在东区街头抱怨没有小开青睐她的夜店妹有啥不同?
不要妄想透过一个制度就能拯救教育。只要有个制度能让教育多点可能性,就功德无量了。
●作者周伟航,笔名人渣文本,脸书粉丝团「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研究专长为伦理学、价值论、运动伦理学、流行文化、宗教经验,政治不是研究专长,是过去做过的工作。已获本人授权使用。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