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率200% 民生社区危老都更挂蛋

台北市民生社区建物屋龄至今已高达55年,因容积率限制200%、连栋建筑物须整体拆除新建等因素,导致都更危老重建完成件数挂蛋。(刘彦宜摄)

台北市推动都更危老重建30年,国民党市议员秦慧珠表示,民生社区容积率受限于目前200%,使得危老重建完成件数挂蛋,她要求市府放宽到225%和一般住宅一样。北市都发局回应,容积率须考量公益及对价性,不宜任意提高,但仍会对民生社区规定重新检讨,朝修订连栋建筑物重建规模方向办理。

民生社区自1969年开始规画,成为全台第1个以邻里单元理念设计的中低密度住宅社区,优点、特色包括有25处公园,绿地面积占社区10%以上,普遍是4层连栋住宅,大幅度退缩空间构筑成人行道和院落,还有连续行道树提供良好遮荫的步行环境。

秦慧珠指出,现今的民生社区人老、房子也老,屋龄已约55年,容积率仅200%也低于一般住宅225%,以往的优点如今成为都市发展障碍也无法改建,房子连栋必须一起都更,8米巷道旁边不能开餐厅、6米以下巷道连杂货店都不能开,导致目前民生社区80%以上店家都是违规,全台湾第三种住宅区可以做的事,民生社区都不行。

她举例,同样在延寿街,富泰里不能都更,对面自强里却盖20层大楼,民生社区容积率受限于目前200%,但实际设计容积率仅约160%,住户要求民生社区危老改建和一般住宅一样225%。

秦慧珠说,民生社区不只是市长蒋万安担任立委时的选区,也是全台最难都更、最难危老重建的地区,北市推都更危老重建已30年,民生社区完成件数却挂蛋,令人相当难过。

都发局都市规画科长苏芯慧回应,民生社区多为住宅用地,容积率200%,依都市计划规定须连栋建筑物整体拆除新建,导致改建需整合多数人意愿较为困难,目前已有更新案在进行,市府考量民生社区现况建物老旧,又为维持现有景观风貌,将重新检讨民生社区规定,并朝修订不受连栋建筑物重建规模限制办理。

至于容积率规范,苏芯慧说,考量目前全市现况容积未达基准容积总量,且容积核给也需要考量付出贡献的公益及对价性,不宜任意提高,建议仍循现有容积奖励机制申请,且住宅区容积率仍须依照地区都市计划规定而有不同,并非全部都是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