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新生注册率标准 背后肥了谁

学校目的就是办学,没有学生,学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为何过去几年教育部都以「连续2年新生注册率不到6成、全校不到3000人」为列入专案辅导学校的条件。不过去年教育部突然删去新生注册率做为指标,而以财务面为主,等于说「学生是否青睐」不重要了,而要看「学校是否撑得下去」。但为何要改变游戏规则?谁可以因此获利?

试想:如果有一所学校因办学不佳而导致学生不愿来读,但有财团愿挹注,则这类学校在新规则之下仍可存活。而谁愿意挹注没人要读的学校?答案是「看上私校当初以办学之名得到的土地」的财团。亦即,只要某个财团挹注某所私校几亿元,让其续命,再趁机以其他名义转型、合并或改办其他学制,例如此前有私校将南部校区师生迁往北部,而原南部校区拟改办私立小学,公有财产就这样偷龙转凤私有化

财务面不是不重要,但「学生是否愿意就读」也就是新生注册率,更能看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绩效。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前有学校以寄存名额、买人头等方式美化新生注册率,导致2017年新生注册率未达6成有17校、2018年骤降为9校,2019年更减为6校,仿佛突然之间有问题的学校都没问题了。讽刺的是,寄存名额这种回避问题的方式还是教育部提出的。

教育部不去想如何如实呈现新生注册率,反去除新生注册率这个指标,将掩蔽濒危学校的真实办学情况。例如2019年某所技术学院由于新生注册率连续2年未达6成,濒临教育部专案列辅退场「淹水线」;但若以财务面检视,该校2018年红灯数3个,跟一些知名私校或医学类校院一样,感觉「好像也没那么差」。

近日行政院版《私校退场条例草案已送入立法院通过一读,之前已经有多个教育团体指出新版草案漏洞。我们认为新生注册率、学生人数和财务情况等都应该持续成为私校辅导指标,才不会让私校沦为财团禁脔;教育主管机关任务应该是提升高教品质,现在教育部的作为不但不思解决高教沉疴,却像是拼命为濒危学校吊住一口气,岂不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