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冲击 艺阵传承现危机

台南西港竹林保安牛犁歌阵,需要由5名男童扮演旦角生角,今年学童都是外庄支援。(东竹林保安宫提供/刘秀芬台南传真)

台南西港的东竹林保安宫牛犁歌阵传承300多年,也被台南市政府纳入无形文化资产,却面临人口外流少子冲击庄头多年来都苦于找不到小朋友组团,落得要从外庄觅人的窘境庙方无奈说,村里都是老人,但哪怕是做到不能做,也要想办法把文化传承下去。

东竹林保安宫牛犁歌阵领队王万益说,西港香三年一科,每到香科近了,就开始训练,同时要找乐手组团练习,以前牛犁歌词本用毛笔手抄,没有旋律,一代传一代硬记起来,为了传承,才由文史工作者武昌把歌词、旋律记录成书

庙方表示,舞步虽然动作不多,但对小朋友而言,还是要经过一段时日训练方能熟练,庙方每次训练、开馆探馆,也会做成影音纪录存档;乐曲方面社区透过办研习营吸收新血。王万益说,庄头很努力传承牛犁歌阵文化,但少子化问题无解,也是一大问题。

曾经将十二婆姐艺阵改编登上国际表演舞台麻豆舞蹈家陈建良说,少子化的确是艺阵传承面临的大问题,因此,艺阵传承不能再局限于当地社区,建议可从附近学校着手,用更活泼的方式吸引学生来学习、表演,获得更多人关注后,才能够吸引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艺阵才可望传承。

台南市文化局叶泽山表示,艺阵与香科息息相关,这几年来,文化局在非香科期间也大力推广传承,开办许多民俗文化课程,像南管这种小戏文阵更需要长期训练,文化局也将向中央争取补助庙宇训练经费,让庙宇在平日即可培训相关人才,降低少子化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