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海/「柯郭王三方结盟」 看来是拨云见日
▲现在看来,这位促成「三位合体」见面的关键人物就是柯文哲。(图/记者叶南州摄)
●邵宗海/政治大学中山所教授兼所长、文化大学教授兼社科院院长、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抱持「只写我相信而且有佐证的事实」理念写作。
柯文哲、郭台铭、与王金平「三方结盟」的传闻一直甚嚣尘上,现在终于可以拨云见日,这三方的幕僚先达成协议,预定在8月14日率先举行会前会,为「柯郭王结盟」的这出大戏,先行升温。而三位主角,也预计于这个周末挑一个适当的活动「合体」见面。
挑一个适当的活动「合体」见面,应该是表示很多歧见已经解决,而彼此可在公开的场合中聚会,如果也可以允许媒体进场并提问,这更是表示三方对于一些共识已经建立,而且经得起外界的考验。
本来,有一位资深媒体人曾爆料说,如果「柯郭王结盟」一事最后属实,那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主要角色,就应该是前立法院长王金平。但现在看来,这位促成「三位合体」见面的关键人物就是柯文哲。
柯文哲的本位想法
柯文哲在这几天又是组党、又是密集的接受媒体专访,就是刻意放出「三方结盟」的正面讯息。他先表态4个理由不选总统,与郭台铭合作的态势逐渐明朗。其中最重要的二点:借由进军国会组成影子内阁,把不分区立委名单作为内阁储备官员,替未来执政做好准备;再来则是「成功不必在我」,有条件挺郭台铭。
柯文哲很早就坦言,他很在意台北市长「做好做满」政治承诺,多次受访时公开表露「落跑市长」是他的心魔。所以先让郭台铭领衔出征,但双方则有共识:郭若当选,只做一任,柯文哲则直攻2024。对柯来说,这场交易他没吃亏,因为除避掉了「落跑市长」的外在攻击之外,柯文哲也可为了2024年可能的执政,作人才训练的准备。而且不管郭选上与否,他主张可备用的「联合内阁」策略,可与届时的立法院最大党谈判,筹组组阁的立法院「过半联盟」,不但有利政局稳定,也可让政策长期规画。
▲「郭柯王结盟」,事实上还是有些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是需时间上再去斟酌。(合成图/ETtoday资料照)
目前双方有看法的共识:
1、郭台铭与柯文哲对于「郭选总统、柯拚立委席次」已有高度共识,不过郭台铭原先倾向与柯文哲搭档竞选,因为这样柯的支持者选票较易转移;但现在柯文哲一定表示会以民众党党主席身分挺郭,希望台北市长这个任期要做好做满,借以对比韩国瑜「落跑」。若柯担任副手反倒会引起部分柯粉质疑,最后郭也未坚持一定要配。
2、本来在「郭选总统、柯拚立委席次」高度共识下,仍有症结点在于王金平坚持选总统。但在「三位合体见面」正式曝光之后,王金平可能来担任郭出面竞选的幕后操盘及整合组织的角色,应该达成三方共识。
3、今后看来,柯文哲将扮演对外的「发言人」角色,而且也是以选民认定「第三选择空间」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这个现象可透露在媒体询问郭台铭「是否会跟柯文哲见面」,或「是否会跟柯文哲合作」的这些问题上,郭台铭都是一律回答,「以柯文哲说的为准」。
双方仍有看法的不同点:
但是,郭柯双方或「柯郭王结盟」三方,事实上,还是有些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是需时间上再去斟酌。譬如说,对于可能合作的郭台铭,柯文哲曾以孙中山的「思想、信仰、力量」为例说,他现与郭已在「思想」阶段、但还没到「信仰」;他认为郭台铭的「考题」:「你要说服我,你有80万到100万员工在大陆,你怎么确认你可以?」这是否会在「三位合体见面」时,郭台铭会摊开说明,将是郭柯能否走到下一步「坦诚合作」的关键点。
又譬如说,目前三方合作最大症结点是王金平,如果他仍积极争取代表联盟角逐总统,在郭、王都坚持参选正总统的情况下,三角结盟要成局,势必有一人要妥协。
值得注意的尚有这一点:郭台铭现在的发言人,永龄基金会执行长刘宥彤曾经表示:如果「三位合体见面」,应会先对国家情势交换意见,不会和选举完全相关,现在谈选举还太早。而且14日「幕僚会谈」也不会谈彼此合作或谁代表参选,因为要进入「谈合作」的阶段还差太远了。刘宥彤甚至说,郭台铭到目前为止没有参选的规画,「只要为中华民国好,为民众谋福祉,郭台铭都很愿意去做」。这个说法相当震憾,与外界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
作者也记得郭阵营人士说过,郭台铭初选结束前曾说:选后不会离开政治,会促成第三方势力督导台湾走回以经济挂帅社会。这会不会正是现况的写照?
热门推荐》
►「九二共识」换「宪法一中」是多此一举
►2020大选预测的「最大变数」
►看更多【邵宗海】专栏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